结扎政策哪年开始的 结扎是什么时候取消的

一、结扎政策哪年取消?

结扎政策一直在执行,没听说过取消,只不过避孕措施不止结扎一种,不采用结扎政策也可以采用其它措施,只要不超生,就不会强制执行结扎政策。

二、二女结扎政策?

有优惠政策,政策如下:

一、自2010年10月1日起,农村两女户落实绝育措施后,给予一次性奖励4000元;规划生育手术安康保险费由县财政承担。

二、农村两女绝育户,其家庭成员(仅限夫妇和女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交纳部分,由县财政统一支付。

三、农村两女绝育户分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其家庭成员(夫妇和女儿)新农保个人交纳部分,由县财政每人定额补助20元。

四、患有妇科病的两女绝育户妇女,到县规划生育服务站治疗时,费用优惠20%。

五、农村两女绝育户家庭成员因病住院的,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时,一律免收门槛费,且报销比例分别进步10个百分点,即乡镇医院报销80%,县级医院报销比例为70%,县外医院报销比例为60%;家庭成员患有符合《定远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实施方案》规定的慢性病病种,其门诊医药费全年报销限额由2000元进步到4000元;家庭产妇在住院分娩时,其医药费由新农合报销,平产最高报销800元,剖宫产最高报销1800元;其女孩接种非免费疫苗的只收取成本费。

六、农村两女绝育户,其女孩在县内高中阶段读书的学杂费、书本费减收50%,在录取县内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时奖励加分5分。

七、农村两女绝育户,其女孩考上一本奖励5000元、二本奖励4000元、三本奖励3000元,考上本科下面内容学校奖励2000元。

八、农村两女绝育户,在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希望工程”和“春蕾规划”助学资金。

九、农村两女绝育户,免费职业介绍,免费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减免职业技能鉴定费用。

十、县委、县政府每年年终对各乡镇和部门落实农村两女绝育户奖励优惠政策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局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十一、农村两女绝育户奖励优惠政策所需经费分别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农村《二女户父母光荣证》办理程序

1.申领条件:育龄夫妻系农村居民,生育两个女孩后采取绝育措施。

2.所需材料:夫妻双方身份证、户籍簿(夫妻关系证明)、施行绝育措施证明。

3.申领程序:生育了二个女孩的农村居民,自夫妻一方施行绝育措施之日起,持身份证、户口薄、施行绝育措施证明 户籍所在地乡镇人口计生管理机构登记、核实、颁发农村《二女户父母光荣证》。

三、2017年结扎新政策?

开门见山说,结扎属于避孕措施,属于当事人的权利范围。

根据男女平等的规则,目前双女户没有相关的政策倾斜。

  同时对于生完二胎是不是必须结扎的难题,民族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妇提倡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而所谓的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是指生育一个子女后放环,生育第二个子女结扎。

如果夫妇双方都不适宜做结扎手术,可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其他节育措施。

  根据《人口与规划生育法》 相关规定:民族创新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规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规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民族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实行规划生育,以避孕为主;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规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规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民族对实行规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我国规划生育的方式是“提倡一胎”、“自觉避孕”、“自愿一胎的给予奖励”、“违规生育的给予经济处罚”的综合性生育规划方式,言下之意,法律绝无强制绝育一说。

四、农村户口结扎有补贴吗?

两千年那种,那个时候规划生育管的比较厉害,嗯,只要能真哭,你呃结扎。是有民族的补助的。前提是必须是农村户口,嗯。结扎以后就不能再生小孩了,如果想要再生小孩的话,需要去医院放杂。至今呃,农村妇女结扎是没有补助了,由于民族政策都开放了三台了,鼓励三台,因此没有补助金了。

五、农村户口政策?

农村户口的政策

1、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

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致,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3、征地补偿

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4、买房

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但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不受法律保护。

5、大病保险和新农合

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

六、农村户口分类政策?

1、父母在农村,然而子女已经把户口迁出:此类家庭的宅基地在父母有生之年子女还有权利,但等到老人百年之后,由于子女户口不在农村,就不是集体所有者,也不享有集体宅基地的使用权利,这样的情况宅基地就会回归集体。

2、父母承包的土地,学说上迁出农村户口的子女也不享有继承权,但也不是完全的。如果经全体村民表决,票数高于三分之二后可以暂时不收回土地,仍由子女继承。

3、集体分红。农村的分红一般都是按人头计算,既然子女户口迁出不是村里的集体成员,相应的分红也就没有了资格。

聊了这么多,关于农村户口最新政策的相关内容,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分类,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等规则,对于农民来说,随着城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年轻人将户口迁离农村、迁入城市,意味着会丧失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和享受集体分红的权利。

七、农村户口土葬政策?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深刻解读土葬改革,也就是说,在不宜推行火葬或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对落后的埋葬方式和风俗习性进行社会变革。

土葬之因此改革,目的在于在农村破除封建迷信,退葬还林,彻底实现遗体埋葬公墓化,丧葬习俗文明化。另外,取消土葬,实行火葬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丧葬所带来的一系列铺张浪费。有的地方丧葬费用特别高,租赁水晶棺、聘请吹鼓手、购买棺木(有的甚至棺木外面还有椁,浪费更严重),杀猪宰羊,购买花圈等纸货,租赁车辆,人员等等,让的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不堪重负,这些习俗都是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毒瘤。

因此,如果从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之日起,农村里如果还有老人去世,就要考虑老人的后事是否符合民族规定,否则,会由于不知法不懂法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如果以前自家坟墓占用了耕地的,在民族民政局等相关单位的警示下,应该及早挪坟,不要做违反民族政策的事务。推行火葬不进行土葬,这是中国国情所限制的,中国人多耕地少,不适合大面积普遍土葬。再说,如果到了农村,满眼都是坟墓也导致景观不和谐。

然而,民族的政策不是一刀切的,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还是有少量的土葬区。并且《殡葬管理条例’里面的管理方针是灵活的,让地方上的领导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至于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强行刨人家祖坟,强制性罚款等行为则是对民族政策的片面领会,是属于极端行为。

即使是在民族允许土葬、建造坟墓的地方,也要严格按照民族政策办事。开门见山说,建立坟墓不要占用耕地(我们庄子上农家乐占用了耕地的都被推平了)。接下来要讲,办理丧葬仪式不要铺张浪费太奢侈。最终,修建坟墓不要占地太大,更不要建立豪华型的墓地、墓碑。

八、天津农村户口政策?

一、实施户口登记“ 

 从2017年1月1日起,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全面实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二、调整《居民户口簿》相关登记内容V:

公安机关在新签发的《居民户口簿’里面,“户别”栏不再填写“农业家庭户”或“非农业家庭户”,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三、明确《居民户口簿》换领办法

本市户籍居民自愿到公安机关免费换领新的《居民户口簿》,公安机关不再统一换发。原《居民户口簿》可以继续使用,对“户别”栏登记内容需要变更的,可以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办理变更手续。

  四、放开市内户口迁移限制

全面放开本市户籍居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户口迁移限制。对本市户籍居民因搬迁、投靠等缘故,需要将户口迁移至本市其他行政区合法稳定住所,手续齐全的,可以到迁入地公安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或有户籍窗口的派出所当场办理。

五、调整全市投靠配偶落户政策

自2017年1月1日起,投靠配偶来津落户政策调整为:本市户籍居民与外省市户籍居民结婚满3年,在本市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申请将外省市配偶户籍迁入我市落户。

对原为我市农业户口、因此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调整为居民户口、并在原农业户口所在地申报配偶投靠户口迁入的,从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设置3年的政策过渡期,即在2019年12月31日前到公安机关提交申请材料并予受理的,仍按照原政策执行。

六、查询出具户籍证明

为避免实施户口登记“对群众办理个人事务增加负担,自2017年1月1日起,公安机关不再对公民个人出具“农业”或“非农业”户口性质的户籍证明。需要查询当事人2017年1月1日以前户口类型的,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向同级公安机关提出查询申请,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根据责任提供查询服务。

九、郑州农村户口政策?

2021年郑州小学入学政策上要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持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规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十、农村双女结扎户有什么政策?

1.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2021年参加中考可以享受加分10分,直接去镇规划生育办公室办理。

2.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享受建房(购房)补助。携带购房房产证、建房确权证去规划生育办公室办理。一般0.3-1.2万不等。

3.代缴部分档次的夫妻两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4.到60岁可以享受规划生育奖励扶助金,一般夫妻两每人1200元,合计2400元每年。

5.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以前鼓励生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可以继续领取从其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十四周岁止,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6.春节期间困难群众计生

家庭慰问。

7.对于子女去世的失独家庭,发给规划生育特别优抚金,每月几百元不等。一般女方年龄满40周岁即可夫妻两共同领取,随着年龄增加,优抚金增加。

8.独生子女在宅基地分配上,按照2个小孩进行分配。在项目资金、医疗保险缴纳方面享受一定比例减免。

说到底,民族的各个省的规划生育条例充分考虑了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的利益,具体细节可以去镇村详细了解(不同省份稍有差别),千万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