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感叹要是谁在就不会这样(刘备最后被火烧连营八百里,是否说明刘备无能?你怎么看?)

网友提问:

刘备最后被火烧连营八百里,是否说明刘备无能?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胜败乃兵家常事,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是刘备毕生最大的失败,但一场战争的失败并不能说明刘备的无能,就连不可一世的曹操还有赤壁之败和汉中之败呢,何况刘备。

相反,刘备在三国时期完全是凭借白手起家创造出一片基业,相比于曹操的官二代和家族宗亲的支持,以及孙权的富二代直接接班相比,刘备的起点最低、硬件最差、资源最少,但刘备获得了与曹操和孙权平等的地位,这绝对说明了刘备的能力超强。

如果你经历过白手起家创业的艰难,就会明白刘备的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艰难,是多么的曲折,是多么的坚韧不拔,刘备依靠自身的努力、汗水、鲜血和永不放弃、百折不饶的态度,最终建立了政权。

刘备虽然能力超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备虽然自信满满,但难免骄傲自负,人性就是如此,刘备在夷陵之战被名不经传的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整支东征军全军覆没,不得不说,刘备这一次,真的大意了。

说到夷陵之战,就一定得说明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战败?

其实大多数战争的失败,都不是单纯的一二两原因,而是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加速度后果,夷陵之战也是如此,简单地说,刘备就是在错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因为错误的决策,而被对手抓住稍纵即逝的战面,给予致命一击。

1、错误的时间

刘备东征孙权这场战争没有错,错的是刘备发动战争的时间。夷陵之战一年多之前,孙权派兵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导致在襄樊前线的关羽大军失去根据地,迅速崩溃,最后关羽被杀,荆州被夺。

孙权进行这一系列的战略早就计划好了,也做好了应对夺取荆州后刘备可能发动的报复行为,换句话说,孙权对于刘备准备发动的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既然敌人都做好了准备,刘备怎么能轻易取胜,毕竟实力摆在那。

所以刘备发动战争的时间错了,刘备太过急促,应该等到东吴放松警惕,或者孙权与曹丕关系恶化时再发动战争,刘备已是晚年了,担心时日无多,于是急促地挑起了战争。

2、错误的战争

这里的错误不是说刘备不应该发动战争,而是说刘备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如果与东吴军队硬碰硬的话,是无法取胜的,刘备想要取胜,要么出其不意,要么攻其不备,与东吴打消耗战,刘备没有胜算。

可夷陵之战确实就打成了消耗战,战争初期,刘备节节胜利,一路高歌,从白帝城一直打到夷陵,相当于从今天的重庆奉节一直打到湖北宜昌,深入东吴境内八百里,这也就是史称的八百里连营。

结果刘备军在夷陵被陆逊率领的吴军利用地形阻挡,再也无法前进,很难说前面刘备进展顺利是不是陆逊故意造成的,但陆逊此举明显地拉长了刘备军的后勤补给线,补给线一长,刘备军运输就会产生困难,虽然有长江,但如此长的补给线也给刘备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刘备最终失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3、错误的决策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个是在树林中扎营,另一个就是放弃水军。

其实刘备所犯的这两个错误是同一个原因造成的,就是南方夏天天气炎热,刘备为了让士兵避开高温,才会下令岸上部队在树林中扎营,而水军也是这个问题,水军在长江上暴晒,也让人受不了,所以刘备放弃了水军,让水军上岸进入树林中扎营。

这两个错误被陆逊发现并利用了,造成了两个致命的后果,一个是在树林中扎营的刘备军,受到了东吴军的火攻,另一个是刘备放弃水军的后果就是将制水权拱手让人,没有制水权,那么东吴水军就能乘船绕到刘备军的后面进行包抄,这也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之所以损失这么惨重的原因所在,因为自己一方的蜀军,被东吴军包围了。

于是火攻加包围,彻底让刘备军全军覆没,这也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了,其他原因还有刘备骄傲轻敌,蜀军反应迟钝,刘备军在密林中扎营没有做好应对计划,明明知道有可能被火攻,却没有任何相应的保护措施。

但能说明刘备无能吗?并不能,只能说刘备大意了,刘备是深入东吴境内八百余里,但并没有连营,整个参与夷陵之战的刘备军只有5万人,怎么可能营地连续八百里,如果真是八百里,就是火攻一时半会也烧不过来。

再说了,一个人是否无能,不是一次失败就能说明的,无能的人是没有一次成功的,而刘备不同,刘备是从底层一步一步依靠个人能力与魅力,才白手起家,一手创立了蜀汉政权的基业,光是这一点,很多历史人物都不能比,所以当然不是刘备无能了,而是刘备大意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夷陵之战,如果单看这场战役,刘备是挺无能的,连曹丕这种选手都看出来刘备的破绽。

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三国志·文帝纪》

夷陵的战败,季汉损失惨重,战船、军械、兵员、人才……创业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攒的家底,全都打没了。

刘备:我自己攒的,自己霍霍,我乐意!

咳咳!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只看一场战斗,曹操也打过赤壁这样的败仗,捋一捋刘备的戎马生涯,发现他还是挺厉害的。

刘备刚出道的时候,从平民到国相,都是他一刀一枪累计军功打出来的。

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平原国国相,这官职可以了,和曹操的好朋友、骁勇善战的济北相鲍信平起平坐了。

后来,刘备在和曹操的争斗过程中,如果曹操亲自带队,刘备会处于下风,但如果是对阵曹操的部将,刘备还是能打赢,包括夏侯惇、于禁这样的名将,都是刘备的手下败将,夏侯渊、蔡阳等人甚至直接被击杀。

季汉的地盘,只有上庸三郡是刘封打下来的,剩下的荆南四郡、益州、汉中,这都是刘备亲自打下来的,你敢说刘备不厉害?

所以说,评价一个人还是要综合来看,不能只看一个点。夷陵之战时,刘备已经上了年纪,身边又缺少法正这样的参谋,就很难想的面面俱到了,面对陆逊这样的对手,确实力不从心。但综合来看,刘备的军事能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无能二字,什么时候用在刘备身上都是大错特错的。正史中,刘备第一次登场的时间是184年,黄巾起义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政治地位,讨伐本地黄巾有功,当上了县公安局局长,往后就是一路靠军功快速升迁,10年后就是徐州牧了(这之前已经是豫州刺史了),曹操当兖州牧还在他后一年呢。没有真本事能被认可吗?显然不行的。只不过刘备犯了轻敌大忌,怪只怪陆逊太年轻,又太会打仗了。

再者,八百里是个什么概念,单从这一点就知道罗贯中扯谎扯得有多厉害,而且,罗老先生数学确实不咋地,刘备的年龄都能算错那种的(184年登场28岁,223年去世63岁,39年长了35岁,匪夷所思)。所以,不能简单地看演义记载。

当然,真实的夷陵之战,刘备确实很惨,数万兵马及军需物品都没了,只得身还。可是,三国志后面的记载很有意思——《三国志·后主传》:“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刘备明明都败了,怎么孙权还有请和呢?请也应该是刘备吧。说明这件事情是有疑问的,当然,东吴那边的记载是诸将请命继续征讨刘备,因为曹丕出兵东吴才放弃的。不过,这也差不多能解释清楚了。孙权确实希望一站把刘备彻底打趴下,但事实上没有,而且刘备并未退还成都,对孙权而言,这就是刘备还想东行的信号(他不知道刘备病重),曹丕又出兵东吴,自然要请和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话从何说起?难道仅仅失败了一次,就要被打入“冷宫”吗?如果这样算,历史上那些名将基本上要打倒,除了白起、韩信这样的妖孽,其他名将哪一个没有打过败战?远的不说,和刘备同一个时期的枭雄曹操,难道曹操一生没有打过败战吗?很显然,打过,而且不止一次,比如三国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赤壁之战,曹操不就败在了孙刘两家手里?同理,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并不代表他无能。

相反,我很欣赏刘备。要知道在当时那个乱世,哪个诸侯背后没有强大的背景,要么有朝中有人,要么家族中有强大的实力,即使是乱世之枭雄的曹操,他起兵不就靠他的老家资产吗?反观刘备,有人说他不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吗?这样算起来,还是正儿八经的刘氏宗亲。可是这“身份”看起来很不错,但实则对刘备前期的发展没有丝毫帮助,大汉王朝四百余年,刘氏宗亲早就烂大街了,更别说中山靖王刘胜这一脉,传到刘备老爸这一代时,他们一家就是普通老百姓,你说刘氏宗亲这个“身份”我在作用吗?

相对同时期的诸侯吗?刘备失败的经历数不胜数,可是你见过他被打败过吗?没有,屡败屡战,是他的座右铭。只要不死,刘备就能够东山再起,相对比那个曾经横跨四州的袁绍,刘备强太多。就一次官渡之战的失败,袁绍就再也起不来了,这是不是很讽刺。反观刘备,虽然屡次被打败,可最终还是三分天下,这不得不说他有这个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

想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备乃一织席贩履之徒,却能偏安一隅,自成霸业。内中奥妙,四个字尽可囊括:笼络人心。

刘备的起点最低,靠笼络人心,聚集了大量的对他忠心不二的人才,这就是蜀汉开国的人才。刘备因而能够跨有荆益和汉中,建立蜀汉,成为皇帝,刘备为汉昭烈帝。

从平民一路打到皇帝,从二十多岁打到六十岁,天下英雄不过如此。把曹操、孙权、袁绍、袁术、关羽、张飞、赵云、典韦、黄忠、马超、诸葛亮等等,放到刘备的起点位置,谁能达到刘大耳的高度?

夷陵之战,刘备八万人马对阵东吴陆逊五万人马,刘备被火烧八百里连营,打得大败,伤亡惨重,仅以身免。这说明刘备他不怎么会打仗,连关羽都不如,关羽好歹在襄樊之战中,以两万兵力,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俘于禁,斩庞德,光曹军俘虏就抓了三万呢,离成功就差一点。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刘备最后被火烧连营八百里是否说明刘备无能你怎么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