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样的女人可以立牌坊(女人立牌坊指的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你怎么看待中国古代为女人立牌坊这件事?

优质回答:

古代为妇女立牌坊的目的是引导社会风气,进而达到统治者的政治目的。有史记载的第一座妇女牌坊是秦始皇为寡妇清修筑的怀清台,筑怀清台的目的就是为了表障寡妇清为秦国作的贡献以及她守节的情操。正所谓一女可旺三代,亦可毁三代,女子对丈夫、公公、儿子的影响作用无与伦比,给妇女立牌坊这种行为就是为了鼓励女子相夫教子,孝顺公婆,进而保证社会稳定。

古代男子可以立军功以取得爵位,亦可以写文章获得地位,但妇女依附于男子,通常取得重爵的男性,他的老婆或者母亲都可以获得命妇的待遇,也就是通常说的诰命夫人。宋朝以前,获得立牌坊的妇女通常是儿子有出息,这叫为国育才有功;宋朝及之后,获得立牌坊的妇女通常都是守寡不嫁的妇女,以示表彰她们对丈夫的忠诚。

人类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男子有爵位和官职来表明其身份,女子则依附于男子表达身份。比如王的女人等级有多种,后是最高等级,后之下有妃、妃之下有嫔、嫔之下还有美人、八子、常在、才人、昭仪等。除了王的女人有等级外,将相的夫人也有等级,由皇命下诏册封,称为诰命夫人。后妃、诰命夫人毕竟是对有身份的贵妇册封的,平民妇妇则立牌坊彰显其品行。

贞节最早指有纯正高洁的道德观念的女性。后来狭义指”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北宋的靖康之耻时,许多女子被金人奸淫,部分女子宁死不受侮辱,于是这部分女子被称为贞节夫人。南宋建立后,为了避免血统被污,就提倡女子守节,婚前不能有性行为,婚后不得再改嫁,遇到他人强奸时自杀以守贞,能做到上述要求的,朝廷立牌坊以表彰。

经过宋、元、明三代对贞节观念的极端倡导,在进入清朝以后,贞节的含义变得十分偏狭了,似乎成了一种宗教,非但夫死守节成了天理,未嫁夫死,也要尽节,偶为男子调戏也要寻死。总之,女子的生命紧紧维系在贞节上,稍有变故,就要以死全节。每一处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个活泼泼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最早的贞洁牌坊其实多以”节”字为主,多以古代士子为褒扬母亲养育之恩为名建立;但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末期,理学之风兴盛,贞洁牌坊就逐渐以”贞”字为主,成为了又一座压迫女性的大山。

其他网友回答

你怎么看待中国古代为女人立牌坊这件事?

简单来说,立牌坊是古代对丧夫寡妇的节烈行为的一种宣扬和褒奖。现在看来,这种现象是对古代那些女人的精神桎梏。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她们也或许不情愿地想拥有这块贞节牌坊。

一、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

学习中国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先秦时期,女子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乱,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劳动力大量匮乏,所以婚姻在这个时候所承担的人口繁衍任务就显得特别突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一度很高。但随着父系氏族社会到来,儒教的出现,自周朝以后,男权主义大肆盛行,女人的社会地位就变得越来越卑微。

周朝以后,已婚女人甚至变成了男人的附庸,在女人做得不对的时候,还常常被丈夫一纸休书扫地出门,所以在一些古诗词作品里,总有弃妇的悲戚之声不绝于耳。不难看出,女人在古代总体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这就注定给她们的婚姻也打上了卑微的时代烙印——命运始终掌握在人家手里(人性不公,甚至是寄人篱下)。

二、聊聊“立牌坊”这种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立牌坊”这种社会现象呢。前文已述,古代女子本来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夫家依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自己一个不小心变成了寡妇,倘若死心塌地、从一而终地待在婆家,不再改嫁,那么就有可能被立牌坊。

现存的一些古代建筑群里,偶尔会发现有类似牌坊街的地方,这些牌坊就是对那些古代守寡的忠贞节妇的赞扬。其实这一褒奖现象在魏晋时期就比较盛行,清代发展到了顶峰。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立牌坊现象呢?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些女人的宿命往往已经随着红盖头盖上的那一刻而被定格。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古时候小年轻搞对象的一贯促成方式,他们没有自己的恋爱主见。而对于守活寡的这些妇女,更是没有自己的家庭地位可言,她们仍然要继续听命于公婆,甚至是丈夫的兄弟,在家里就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而已。

即便有通情达理的家庭,公婆不忍心让年轻儿媳(有的丈夫早亡,儿媳还很年轻)就这么守活寡一生,所以会让她们回娘家再寻找自己的第二春。可是古代是非常封建迷信的,有些家庭是不愿意娶这样的丧偶之妇,有“克夫”之嫌,有“诅咒”之嫌,非常不吉利。

还有一些女人,确实对亡故的丈夫一往情深,甚至有随之而去的念头,往往在有人劝慰改嫁的时候,甚至以死相逼,情愿陪伴亡夫英灵一生,而无意再嫁。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古代很多寡妇没有选择再嫁人。“生是*人,死是*家鬼”的思想一直占据在她们的心头,有的是情非得已,有的是一厢情愿,总之一些牌坊街就因为这些女人而产生了。

三、当代婚姻观略析

立牌坊在现代看来当然是消极的社会现象,也背离了人们对和谐婚姻观的认识。

古代已婚女人,限于对传统观念的认识,加上对破裂的原生态婚姻的束缚,往往被囚禁在没有生气的婚姻牢笼里。现在社会可不一样,随着信息化、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待婚姻的看法也多种多样。即便有丧偶现象,选择再嫁(娶)仍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我们不非议古代立牌坊现象,也不对立牌坊嗤之以鼻,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形成不同的婚姻观。也许那些被立在牌坊上的忠贞烈女心里曾经也是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然而这团火却被无情的封建思想所浇灭,且星火不留。

(对此您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为女人立牌坊,表面上是“夸”,更多其实是封建枷锁的束缚!

什么样的女人有资格立牌坊,生了个好儿子,母以子为贵;嫁了个好丈夫,妻以夫为贵;丈夫死了没有改嫁,立个“贞节牌坊”……通过这几点可以看出,在古代好女人只有一个标准:依附“好男人”,哪怕那个男人死了。

拿我们最熟悉的“贞节牌坊”为例,这是对一心守寡“烈女”的夸赞,对于现代人来讲可能根本无法接受。在古代其实也不符合常理,在“宋明理学”还没兴起之时,寡妇再嫁并不会受到社会排斥,相反一些寡妇还会遭到疯抢,比如《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还有唐高宗娶了小妈武则天……

“贞节牌坊”其实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还记得鲁迅笔下那个被“封建毒瘤”迫害的祥林嫂吗?因为改嫁他人,到了晚年一直害怕死后被小鬼锯成两半,分给她那两个丈夫……古代原本是男尊女卑的世界,到了宋代以后女性地位进一步降低,“贞节牌坊”不仅压制了女性的原始欲望,多数女性也以立这种“牌坊”为荣,造成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迫害。

在影视剧中有句骂人的话“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最原始的含义女子偷人做了“婊子”,却给自己立“贞洁烈女”的牌坊,后来形容一个人表里不一。这种词为什么会出现,不正是封建毒瘤的残余吗?当然,这么说或许有些上纲上线,但从总体来看,古代为女人立牌坊或许是为了宣传一种能量,在那个时代或许还是正义的。然而不管母以子贵还是妻以夫为贵,女人都没有活出自己。

所以广大女性要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不能说消除了所有不平等,比如大龄未婚女子不好找工作,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地位却也超出了男性,女性能够再阳光下为自己而活,而不再是依附。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立贞洁牌坊这件事是对女人的尊重,但也是一种不尊重,尊重点在于可以表彰一个贞洁,遵守妇道,品德高尚的女性,因为丈夫早逝但永不改嫁的一种道德褒奖,反之也是一种捆绑压力,把一位女性一生的青春,自由都磨灭了,等同与活祭。更甚至这对于在旧时代有过一些过失,或者对于旧时代不接受行为的女性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迫害与压力。人们会进行对比,对于有过他们觉得不贞洁了,或者不可接受的事情上会更对其有强烈的仇视感。

(贞节牌坊)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牌坊,其表达意思是 “坚—贞”

剧史书记载,贞洁牌坊起源于秦始皇时期。

秦朝的贞洁牌坊——女怀清台

秦始皇时期时,巴邑有过一个名叫清的妇人,其早年失去了丈夫所以守寡,但是她是一位很聪明的女性,她苦心经营着丹纱产业,建立起了庞大的丹纱帝国,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女实业家。因为秦皇的母亲淫乱给秦始皇从小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导致他对女性有了不好的看法,所以当他了解到巴邑有这样一位女性,甚至为了表彰她的贞洁给她立了贞洁牌坊,对于她也是一种殊荣。

(清剧照)

后变成可攀比,证明自身政绩和能力之物

起初,女性在丈夫逝世后还可以选择自愿守寡,但到后面大户人家之间攀比贞洁牌坊数量愈盛,有些官员为了自身政绩,期间被逼守寡甚至不给其粮食,活活饿死以达目的而惨死的女性不计其数,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贞洁烈女可立贞洁牌坊,不守妇道者则被浸猪笼

在古代女性,如果有人发现其不守妇道或者守寡期间与男子有染就会上报给族里,族长发现后就会把男子乱棍打死,女子双手双脚捆绑住被放在一个竹编的笼子里丢在河中,笼子中会放有石头,然后就是被活活溺死。这个刑法是对于如果有丈夫或者守寡的女性跟外男有勾搭,就会被浸猪笼。但有一些黄花大闺女如果被发现怀孕了,也会被捆绑浸猪笼丢入河中,就算是没有怀孕但跟外男有苟且之事的也是一样。这是一种私刑,地方官也不会管。但又有谁知道哪一些女性不是被无端的风言风语所迫害呢,不管怎么说,这种刑法都太残忍,后来就被废除了。

(猪笼)

总结

立贞洁牌坊对于女性来说是尊重也是不尊重,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贞洁品德的人立牌坊,有不守贞的人就浸猪笼致死,这何尝不是两个极端呢。人生自由那时候是被剥夺的,多少鲜活的生命因守寡和思想的束缚一个人枯灯油盏耗到了最后,又有多少想突破旧时代思想去追寻新生活的女性被人剥夺了生命呢。那时候真的没有自主的权利,让人唏嘘不已。

其他网友回答

古时候立牌坊是为了死去的男人守节,一生再无邪念,立一个牌坊为证。以后就会有人歌颂此女贞洁一生,为后人树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