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有很大的欺骗性(为什么说科举制度害人)

网友提问:

科举制度是骗局吗?

优质回答: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是隋文帝杨坚,创建了科举制度。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对隋朝的印象是,时间短,局势乱,只是南北朝结束混乱,到大唐盛世开始之前的一个过度朝代。

尤其是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中,最恶劣最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

然而,隋朝其实与秦朝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之前的一个朝代分崩离析,分裂成了诸侯乱战的格局,而后一股绝对强大的势力实现了统一,但统一的朝代,到了第二代帝王就开始落寞,于是被另一个真正强大的朝代所接替。

汉朝足够强大,接替了只传接了两代的秦朝;唐朝足够强大,接替了同样只传接了两代的隋朝。

但是,就像秦统一之后,统一度量衡、修长城一样,隋文帝杨坚,平灭宋齐梁陈,统一南北朝之后,同样有做出历史贡献的举措,那就是开创了科举选材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国家的人才选拔,都是推举制,地方官员向中央集权推荐人员,例如曹操的世家,一说就是举孝廉,为什么说是举,因为不是综合考量产生的,而是通过别人的引荐推举而产生的,其中的徇私舞弊就更加直接了。

直到隋文帝开创了科举考核制度,才改变了之前,仅凭借人际关系,就可以上位,且持续几代人世袭不变的格局。

尤其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不少真正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才。

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也重新出现了严重的徇私舞弊,考核人才的方式变成了死板教条的形式主义。

清朝小说《聊斋志异》,可以说是抨击科举制度最严厉的文学著作之一,建议阅读,但实际,《聊斋志异》中的大部分故事文章的写作方式,其实都是科举八股文的写作方式。

本人目前,正在阅读《聊斋志异》原文言文的版本,并且对其进行现代白话文的翻译,加上自己的读后感,写成读后感文稿、配上音频视频,每天发布在今日头条里分享,欢迎同样喜欢阅读的朋友们关注我,一起探讨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感想和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是,也不是。

科举最大的意义是找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渠道,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因为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从来就不是能不能干,而是孝不孝顺(往大点放就是忠心),廉不廉洁。

科举之前的之前,分配社会资源就一条路——投胎。

生在皇帝之家,不是当皇帝就是当一个封建领主,比如战国四公子;再就是天生美丽,会嫁入豪门,美女就不用说了。

秦朝商鞅给出了一个向上流动的办法——杀人。

商鞅的军功爵制有二个主要点;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简单的讲,分配社会资源的标准只有一个——军功,至于靠血缘上位的贵族们,没有军功不得”属籍”,即不能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

但这种方法不长久,毕竟是一种“零和”规则。

于是,就出现了第二种分配方法“察举制”,标准较多,重要的标准有一条——孝廉,是孝子又很廉洁,但此种方法也有坏处,即推荐者会以很主观的眼光去推荐,比如有无亲属,师生,同乡等关系,毕竟只有认识你,才有可能推荐。

这种现象会使人抱团,形成一个利益团体,瓜分大量社会资源。

察举制发展到后面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评选的标准也很简单;家世与行状。

一个人能否得“上上”之选,基点在他的家世,如果家世高,即使才能与品行不怎么样,也不会定成下品。

简单来说,还是靠投胎,不过个人行状已经加入进来了,算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然后才是科举制。

科举制就一条标准——读书,就如同我们现代的分数一样,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但它至少使参加的人尽量在一个起跑线上,是输是赢大家都服气。

强调一下,科举是选拔方式,通过科举并不能证明他是人才,没有通过科举也许只是证明他不适合科举。就像我们的高考,考上大学,只是说明他通过选拔,而没通过高考或许只是说明他不适合这种教育模式,换一种教育模式,说不定他也成为大科学家了。

至少从明清开始,科举选拔人才的意义就变味了,变成了只要通过科举就有分配社会资源的资格。

然后死磕科举模式,问题,划定的书籍。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终身耗费其中,除了是一个科举高手外,什么也不会,这也是为什么明清之际,考上进士的官员,到地方任职,他们会请大师的师爷,因为师爷们懂怎么判案,怎么收税。明清二代的律法,这些师爷是专业人士,而县官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