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做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呢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叫56号教室

为什么叫做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但是我们却在第56号教室里营造了一片不同的天地。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

延伸阅读

教育书籍教师必读

1.《孔子传》鲍鹏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孩子们,你们好》【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5.《过去的教师》商友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会开场白

1.渴望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会马上就要开始,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2.每一个人都渴望读书,每一个人都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一定的境界,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会即将开始!

3.美好的事情值得打造,美丽的事情值得期待,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会马上就要开始,让我们一起共同欢迎!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高瞻远瞩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读美国作家雷夫·艾斯奎斯的《 第56 号教室的奇迹2 :点燃孩子的,热情 》这本书,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读了寥寥几十页,便对雷夫长生了深深的崇拜之情。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像一个童话,也许正因为是在平凡中所诞生的奇迹,才令人倍加感动。同时我也意识到,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是我们对孩子无限的爱。

  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2 :点燃孩子的热情》中,即使周五的晚上他已经非常累,但想到孩子渴望的眼神,高兴的心情,他还是提起精神,坚持带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棒球比赛。并在观看球赛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一些教育的道理。

  比如第一局开始时,观众席空空寥寥,雷夫老师就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守时的重要性。孩子们学习准时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他们一生中,将面对各种截止期限。学生留意到经常迟到和对行程欠缺考虑之间有直接的关联。在班上的讨论中,他们还指出,在演出中手机响起来的人通常也是迟到者。孩子能从中学习到,缺乏守时的观念通常也代表着这个人的灵敏度不够。给予我们可学习的道理是:那些常常迟到的人,将自己的挫折怪罪于那些与他们的不幸无关的人。守时表现出我们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知道在成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期盼他人守时。负责任就表示个人要维持准时的统一标准,而在孩提时就应该习得这样的观念。

  我认为除了必要的家庭作业,孩子还需要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做让他们认为高兴,感兴趣的事,给予他们自己独立的空间,时间,形成自己的乐园。正如雷夫老师所写,在这中间有个问题。很多孩子在独处时,因有限的经验与能力,会做出不好的选择。比如电视机或电脑。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因为缺乏自觉性,自制力,会忍不住走神,分心。尤其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时代,数字时代是令孩子最为恐惧的危险敌人。解决此问题的答案是找个快乐的媒介,让我们不在时,他们不会被我们或被所观看的节目过度控制住。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利用一些完备的设备,找机会去浪费或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时间。我们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进行深刻理解,透彻感悟。要尽量利用时间,好对环绕他们的世界获得更深的理解。孩子们懂的聪明的运用时间,就能拥有稀奇古怪各式各样的乐趣。通过这些乐趣,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作为一名教师所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他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摘抄及感悟

摘抄一: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

摘抄二:访客在参观第56号教室之后,从未因孩子们的学术能力。

摘抄三:相当然耳,老爸气得想痛扁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儿子根本没做错事。

摘抄四:父母和老师要拿出担当来。如果我告诉孩子们在周五会有一项特别的美术活动,就该说到做。

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摘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56号教室的奇迹三个阶段

教给学生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是让他们相信怎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害怕惩罚而已,请孩子们信任教师,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要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帮助孩子们对周遭的人产生同理心;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