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河道治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我国的河道治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我国的河道治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纵观我国的河道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动防御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河道治理基本上是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被动采取治理措施,往往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不得已行为。

由于缺乏整体的发展观念,常常是一边治理,另一边灾情又在发生。第二阶段,河流让地于发展需求阶段。20世纪50—70 年代,由于生产发展模式与实际需求的共同作用,虽然在河道建设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往往是通过“人多力量大”的方式建设完成的,缺乏科学的规划。

而且,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粮食产量,采取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举措,如填湖填河造地,造成了众多河道整体上的流通不畅。

这样带来的危害就是,一旦洪水发生,就会因为局部的堵塞而发生漫堤决口。

第三阶段,防洪排污与经济治河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为了保护耕地、村庄、地方企业和道路等设施,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达标治理,确保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第二,将河道治理与排污需要相结合。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产生的污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而随处排放,由于河道对污水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污水排放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污染,并影响到周边居住环境及用水对象如农作物等的生长。

排污的需求催生了具有更大过流能力类型河道的发展建设,以防止污水无法及时排走,但这往往造成了河道的硬质化。第四阶段,生态可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很多地区在生活经济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

作为生活内容一方面的河道,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始从传统的片面发展观念向综合生态的方向转变。在满足对河道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景居相随,生态可续”已成为河道治理的一种发展趋势。

延伸阅读

河道治理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工程措施主要修建顺岸主坝梯形丁坝适用于河道游水流流速纵坡陡河岸崩塌严重河段(2)纯物性措施主要种植河谷林适用于河道游且该河段水流流速岸坎较稳定且土质适宜种植河谷林河段(3)工程与物措施相结合主要修建顺岸主坝梯形丁坝并种植护堤林适用于河道游水流流速适岸坎稳定性较差河流游荡堤土质种植护堤林河段

河道改造综合治理都包括什么

河道整治属于环保工程中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十条 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第十一条 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河道治理包括哪些

回答如下:河道整治分两大类:

①山区河道整治。主要有渠化航道、炸礁、除障、改善流态与局部疏浚等。

②平原河道整治(含河口段)。

河道治理验收是什么标准

河道综合整治的验收标准是:整治后连续三个月的水质平均值达到考核指标(溶解氧大于等于2毫克/升、氨氮小于等于5毫克/升、透明度大于等于25厘米);整治后河道的感观及公众满意度调查比整治前有显著提升。

整治将按照“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思路进行。

在控源截污方面,开展黑臭河道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对黑臭河道两岸各1公里范围内影响河道水质的违法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对已认定的河道“三违一堵”应拆尽拆,应管尽管;实施黑臭河道周边管网完善,开展雨污混接调查和改造;集中治理沿河排放口;实施市管市政泵站治理工程。

在生态修复方面,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新江湾城西部水环境;开展河道生态治理,采用人工增氧、人工湿地、生态浮岛和配置水生植物等工程和生物措施,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

河流怎么治理

1、治理污染 (挖走污泥、疏通河道)

2、节能减排(排污口的水要先治理,达标后再排放,迁走重污染企业和用水大户)

3、涵养水源(以生态方式让河水修养生息)

4、注重教育(通过教育宣传,让大家养成环保、节水的习惯)

河道治理施工全过程

河道治理施工的全过程一般包括勘测、设计、审批、施工、监测等几个步骤,具体的步骤是:

1. 制定河道治理方案;

2. 预备河道治理工作,包括勘测、用地等;

3. 确定河道治理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和报请审批;

4. 批准河道治理方案后开始施工;

5. 施工完成后进行监测评价,为河道治理施工质量做出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