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 离骚

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

“无韵之离骚”的意思是:不押韵的《离骚》。(无韵:不押韵。)

出处: 【出处】: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对《史记》的赞誉。

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离骚》简介:《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史记》简介:《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延伸阅读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于《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说它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说它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什么

“史家之绝唱”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肯定了《史记》为“史”的身份,二是在史记之后无“史”。关于第一点要注意这句话“虽背《春秋》之义”,《春秋》为代表的史书遵循的是“直叙”并不对其中的人物有褒贬,或许有人会说“郑伯克段于鄢”不就是有贬低的意思么,这个不算是贬,“郑伯克段于鄢”只是陈述了郑伯和共叔段都缺乏了“礼”,都没遵循自己身份应当作的事情。《史记》是对记载的人物进行了评价的,这一点和其之前的史书不一样,所以先要肯定《史记》记史;第二点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史记》是敢于批评当权者和主流思想的,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是私生子这件事是违背当时的主流思想的,班彪原文“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在这一点上《史记》之后的史书都没有这个胆量;第二层是从体例上说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之后的二十四史都按照纪传体写成,但是考虑其他的史书本身就是皇家写史,公正性不能得到保障。

“无韵之离骚”主要谈的是《史记》的文学性了,关于这一点要注意“离骚”。在鲁迅看来司马迁和屈原都是受过厄运而成就伟业的人,用“离骚”来类比最为恰当,还有一点原因是“离骚”是叙事长诗,《史记》的主要功能也是叙事,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无韵之《诗经》”的原因。

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

无韵之离骚

【释义】:不押韵的《离骚》。(无韵:不押韵。)

【出处】: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对《史记》的赞誉。

【解读】: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文学作用的肯定。《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例如《项羽本纪》,它从文学上说,是中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经典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什么意思

鲁迅赞美《史记》的话。 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指的是史记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并开创了传记文学。与屈原的《离骚》在文学的地位相等。

扩展资料:

《史记》,早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何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于《史记》的评价。

分析:

“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说它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说它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

史记

书名。原名《太史公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后褚少孙补撰部分内容。全书一百三十篇。记事起自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述制度沿革,列十表通史事脉络。在史学、文学上都有很高价值。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

一、释义:史家独一无二的文章,没有韵的《离骚》。

这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二、拓展资料 《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