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在当今的作用(家谱有何现实意义)

网友提问:

当今时代“家谱”还有意义吗?

优质回答:

说说我的家族史

我的祖籍河边江姓,是原均州城南乡有名的一个大家族。河边江家咀、江家营是两个自然环境优美,居住较为集中的大村庄,一条汉江从村前缓缓流过,江氏家族世居于汉江两岸。上世纪50年代末,丹江大坝开始兴建,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河边人全部调迁外地。全家族现有432户人口1442人,目前分居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包括台湾),共四十多个县市。

江姓来源

家谱记载,江族“始祖籍地”。据河南省文物工作者考古挖掘出土的铜钟所记载,江姓的始祖籍地是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公元前623年,楚国两次出兵灭掉江国(江国存世218年)。江国亡后,国人流落各地,为不忘故国便以国为氏,均姓江,此为得姓之始。江姓历时至今已有2600多年了。

河边江姓来源,据《均州志》记载,在明朝弘治年间(约公元1488年),均州战乱频发。为灭匪患,湖广总督调来湖南省长沙府人,千户官员江清在均州任职,因灭匪有功留居均州。江清住在均州城北门外,单传几代后生有四个儿子,这兄弟四个长大成人后分家另居,长子留居原地,次子迁至河边村定居,三子投亲到六里坪江家沟,四子落籍河南鲁山。次子迁到河边定居单传二代后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江珂,次子江琳,兄弟俩生有九个儿子,也就是我们河边村江姓老九门的来历,可以说在原河边村老人中人所共知的老九门流传至今。由此说我们河边江姓先祖叫江清,因工作从原籍湖南省长沙府落籍均州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宗族字辈

同姓即为宗,同姓聚居即成为宗族。同一家族的人聚居在一起,单独形成一个村落,而村落名称即为姓氏称之,如河边的江家咀、江家营、六里坪的江家沟等。据考证,于清朝乾隆年间(约公元1766年),先祖江琳的后裔给江族人铁定了二十辈派的字辈谱,从此开辟了河边江族谱系字辈名的先河,现复抄如下:怀祥必瑞献 德尚广志文 廷中兆先正 万世庆永昌。为了延续谱辈序,2005年10月江族宗谱修订时增续二十字辈序:国富利民安 贤良常家传 学勤成信伟 荣兴华泽远。

家谱中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辈字”的存查。同一辈分兄弟姐妹的名字,用同一个字命名,即称该字为“辈字”,在方言中俗称“派”。因为字辈存在,我们就很简单的根据同族成员姓名,来判断他的家系和辈分。

辈字的存在充分体现了一种传统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同时为方便记忆和命名,先人把字辈顺序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带有“明世次 别亲疏”的字辈,是一家一姓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是以防字辈派混淆错位或与前人同名重名乱派,也可以看作是家族家训的历史传承。

世系名录

《尚书.尧典》上把亲族分为九种称为九族。九族是以同一宗族的人,依照辈分的先后次序排例,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九代,称为九族。宗谱中的核心部分,是对族内各户及每个成员,按顺序先大房后二房,先长辈后晚辈,先长孑后次子,先长女后次女,先男后女,依次记录江族先祖、家族人员、文化、从业等,涵盖了谱书的50%篇幅。

江族宗谱中,我在七门二房世系表上,第一次知道我的太爷叫江国瑞是“瑞”字辈,我爷爷江献玉是“献”字辈,父亲江月德是“德”字辈,到了我们“尚”字辈名基本还算次第分明,到了我们下代“广”字辈子女就有些不讲究,有重名错辈现象。族谱实录编续了最基本的世系状况。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工作简历,在世系名录后面,按照族谱顺序逐户排例,一目了然。

然而,从清朝乾隆年间首次编纂家谱至今,河边江族已时隔200多年未编续过家谱,大搬迁后家族人员居住分散,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下一代,起名用名都有许多随心所欲,有的未按谱字辈命名,有的只有一个单字造成重名很多,有的甚至把孙字辈跟祖宗辈误起一个名字。像这样情况,不仅不利于“别亲疏”,也很难辨别辈分,而且也不利于户籍管理。所以说,当今社会更有必要恢复传统教育,也有必要修缮家谱。

江族宗谱,2005年前,在德高望众的有“献”字辈、“德”字辈主导,及“尚”字辈三代共21人的努力下,历时三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终于完成了《宗谱》编续工程。从传承文化的角度看,它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它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江姓已繁衍发展成全国11969姓氏中的第52位,在万家姓史学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发扬和传承红色传统文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为建设美丽家园谱写新篇章。

其他网友回答

国有国史,地方有地方志,家族有家谱,三位一体共同组成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退休后,我的主要社会活动就是搞家族文化。我是一万多口人的一个大家族会长,2017年春天,我组织30多人,奋战三个多月,续修了获嘉县冯庄冯氏家谱,获得县文物办和族人的好评。

一万多口人续修家谱是一项大了工程,生产队解体后,家庭人口统计难度很大,三十多人起大伙吃饭,日夜兼程,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为家族办了一件好事。

由于家族大,我们的家谱由族谱、挂谱(节日祭奠用)、庚谱三部分组成。庚谱是家族男丁按辈分、年龄排序编的家谱,它和挂谱一一对应,从生到死序号位置不变,非常科学,这是大家族家谱续修管理的一大创新,在中原家谱展评会上获得专家好评。

我们是山西洪洞移民家族,640多年族史,清康熙年间开始建谱,谱龄近400年。

我们的祠堂、祖坟、家谱、神龛等一些列软硬件,全部系文物,冯氏祠堂是获嘉县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

退休后干点公益事业,老有所用,其乐无穷。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很早就存在族谱,但是族谱整正普及到庶民却是在明中叶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中期以前,并不是所有的宗族都可以修撰族谱。

明嘉靖以后,因为大礼议,宗法伦理庶民化,民间修撰家谱始兴,尤其是在清代民国时期,大量族谱开始出现,一些宗族每隔三十年甚至更短,重修一次族谱。为什么要撰修族谱呢?最直接的作用是明世系,在传统聚居的社会,彼此之间见面通过姓名就能知道彼此的辈分、派别。其次才是其他附加的作用,比如族谱中刊载家规、家训,用以教化族人,或者说通过不入谱等作为对不法族人的惩罚。

上图藏家谱

现代社会,上述族谱的部分作用在现在依然有效,通过族谱依然可以反映同族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族谱中的部分家规、家训在现代依然值得弘扬,比如倡导族人尊老爱幼、教育族人勤奋好学、劝导族人向善等等。再者,族谱也是一种重要的史书,在某些方面,同地方志等史料同样重要,这也值得我们倡导。所以,依然倡导修谱。

其他网友回答

万丈红尘杯中酒

千秋帝业一壶茶

金戈铁马天下事

千年历史任人评。

大家好,我是文史墨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伦理文化的特色——家谱

家谱,是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特有产物,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图籍。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其他两个为国史,地志)之一。

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伦理上,人都爱问自己从哪里来,家谱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据可查的线索。顺着家谱树不但可以查询到自己的那一支血脉来源,整个家族是如何开枝散叶也会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家谱中会有重要事件、重要事迹的记述,这样整个家族在地理位置上的迁徙也会有所体现,正所谓“谱牒身之本也”。

同时,在中国以伦理文化为根基的世俗背景下,家庭家族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治理、伦理、教化功能,正所谓宗法制度,族谱的修订使得这种观念在无形的血缘基础上有形化,除了祭祀仪式之外更增添了文字史料,这更加强化了这种家族观念,“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所表达的就是这种功能。

曾经遇到过几位孔子后人,有令字辈、繁字辈、祥字辈的,还有孟子后人,当他们对自己的名字侃侃而谈时,作为旁观者的我,那种文化、历史与血脉的久远感立马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穿越的凌虚感。

不同于寻常人家,辈字可以自己定夺,孔门辈字的确定则需要官方认证。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八个辈字。后把“希”和“言”分别加到第一个和第二个位置,清朝时为避帝讳,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时期,在此之后加续十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乾隆九年再添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字。到了民国八年又立“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以备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起名用。

家谱在现代中国的意义

如果现在谁的家中有一本自家的家谱,那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家族意义和历史意义。那么家谱在现代还有用吗?本文认为,有。即便从前没有,现在开始张罗着建一本自己的家谱也是很好的。

因为,随着行业细分与行业分布,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已经难以维系,同时交通的便利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升级提速,又打破了那种空间障碍,使得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真如漫天繁星,散落天南海北。虽然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在被打破,但是感情的纽带却不能因此而断绝。特别是随着社会治理的不断深化与现代化,家庭功能呈现出新的变化,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单元,家庭稳固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家谱并非一把万能钥匙,解决所有的家庭问题,但是在文化观念的宏观层面,至少提供了一种惯性的稳定。

铭记历史,敬畏历史,带你走进最真实的历史,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哦!

其他网友回答

当代的家谱,更多的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以往的家谱中,往往记载着整个族人、村集体中的人员,而现在的村民,多是分开的、独居的,所以他们在心理上也会觉得远了很多,更何况,很多年轻人已经忘却了家族关系,所以难免会让感情陌生化,但是家谱能够让记忆串联起来,也能让关系活跃起来,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