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歇后语是什么(最有名的歇后语是什么)

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的歇后语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优质回答:

我最喜欢的歇后语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葱的颜色是一半白一半青,而豆腐是白色的,因此说成一青二白,青采用谐音清,即组成了成语一清二白。谐音歇后语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这句歇后语多用来比喻十分清白或心里非常清楚。【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神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喜欢这句歇后语,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清清楚楚,不拖泥带水。

其他网友回答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有点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有点像谜底。生活中的歇后语有很多,我最喜欢的一句歇后语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说起这一句歇后语的来历,还真让人感觉好笑而又耐人寻味:从前有一家人家,喂了一只猫和一条狗。每天主人下地干活的时候,狡猾的猫躺在屋里睡大觉,老鼠进来也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老鼠也不再害怕猫,经常成群结队地在屋里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吃,还把家里的衣服,柜子都咬坏了。对主人最忠实的看门狗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跑过去喊猫起来捉老鼠。猫很生气地说:“你好好看你的门,别多管闲事”,狗无可奈何,只好愁眉苦脸地趴在门旁边。这样一来老鼠更加有恃无恐,在屋里上蹿下跳,根本不把狗放在眼里。老实的狗最后忍无可忍,跳起来把那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的小老鼠给咬死了!其他老鼠见状,吓得连滚带爬地往外跑,被怒气冲冲的狗追过去全部咬死完。最后狗太累了,就趴在门旁边睡着了。这时候主人回来了,他看见狗大白天的不好好看门,却在睡觉,而猫则精神抖擞的迎接自己,于是主人认定狗是懒惰的家伙,猫才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结果是主人奖励给猫一条鱼,却把狗痛打一顿。憨厚老实的狗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捉耗子是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

后来人们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句歇后语来告诫一些人,不要放下分内的事情去做其他与自己无关的事,记住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他网友回答

《文心雕龙》中的明詩篇中…诗言志,歌永言。這:两句,而且有所体会。

共产党二十一祝年有一首歌

:中国共产党,年軽健又壮,诞生二十一周年,历史多辉煌。二十一前,你从斗争中成长,……這首歌我如今尚能吟唱。這充分说明”歌永言…這句話确实的证明。

其他网友回答

歇后语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劳动人民直指问题实质的一种文化结晶。歇后语在现代社会中处处都有体现。

比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字面意思为一个叫王婆的卖瓜人,为了提高瓜的销量对自己的瓜大夸特夸。

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也不一定非要是王婆,也可以是李婆、张婆、赵婆等等只要是卖东西的商贩(卖鞋的、卖衣服的、卖菜的、卖肉的等)大部分都会夸赞自己的商品好。

关于王婆卖瓜还有一个典故如下:

“王婆”,过去很多人误以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实际指的是男的,原叫王坡。他做事婆妈,说话罗嗦,人们送他外号叫“王婆”。

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为了躲避战乱而到了开封府。他随身带有胡瓜(哈密瓜),哈密瓜很甜如今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当时开封的却不认识,古人当时只是觉得哈密瓜外丑陋,竟无人光顾他的生意。

于是王婆(坡)就向来往人等一个劲地夸说他的瓜,行人们听他说得这种瓜多香多甜,又见他把瓜切开了硬叫你尝尝!不光现代人有一好奇的心古人亦是如此,当第一个古人尝过后说道“嘿—–不错!甜呀!香呀!”。至此王婆的瓜算是打开了销路。

某一天,有次赶上宋神宗出宫巡视,也看见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绝的介绍;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劲的夸说,请皇上试试。宋神宗尝过之后,觉得甘甜清香,当下说:“做买卖的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有何不好?”就这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歇后语就传开了。

不单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

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意思是:拿肉包子打狗,狗非但感觉不到疼,还会把包子当做美味的口粮吃掉。映射了现实中明知是老赖还要借钱与他的事。

如:脱裤子放屁——费二遍事

意思就不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懂。映射了当时社会中本来已经做好还要多此一举、画蛇添足的一些事。

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门缝里看人——看人看扁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现实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明了。

其他网友回答

你最喜欢的歇后语有哪些,有什么典故?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最喜欢读的书就是《三国演义》,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喜欢的三国歇后语及典故。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典故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话说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

以上是我最喜欢的三国歇后语及其典故,希望采纳,欢迎下方评论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