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王允的下场(王允为什么要杀董卓)

网友提问:

王允能把董卓搞下台,却为何转眼兵败自杀?

优质回答:

王允并非自杀,而是被杀,不仅自己被杀,还搭上了在长安的所有族人性命,王允能把董卓搞下台与兵败被杀没有因果关系。

王允出身世家大族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在东汉未年到魏晋时期显赫一时,王允也是自幼熟读诗书,文武双全。

王允是绝对的东汉忠臣,从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在党锢之祸尚未解禁之时,王允不畏强权,正直劝谏,敢于对抗宦官,虽几次被投入监狱,但王允运气出奇的好,几次又躲过宦官的报复。

王允任豫州刺史时,还曾与名将皇甫嵩、朱儁一起成功打败黄巾军,立下大功。董卓作乱时,身为河南尹的王允被董卓任命为尚书令,尚书令是处理朝廷政务的实权派官员。

董卓在外与关东联军作战时,王允就负责朝廷日常运作,董允能把尚书令这么重要的职务让给王允,至少说明三点:

一、王允有能力处理日常政务。

董卓不会请一个没能力的人来负责朝廷的日常运作,这是董卓用王允最基本的条件。

二、王允对董卓言听计从。

董卓不会让一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人来担任尚书令,董卓需要一个听话的人,至少王允表面上是这样的人,由此可见王允也颇有心计和老谋深算,能把董卓骗过去,这也是王允能够成功反杀董卓的重要原因。

三、董卓想借助王允的名声管理朝廷。

董卓进京掌控朝政后,一直想重用名士,拉拢人才为自己所用,洗白自己的专权,不惜解除党锢之祸,而王允无疑有一个好名声,是董卓看中和可以利用的。

董卓越是重用王允,越是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王允暗地里联合了士孙瑞等一批人,同时拉拢同是并州老乡的吕布,一起杀死了董卓。

杀了董卓之后,王允成为整个东汉最有权势和炙手可热的权臣,当时的汉献帝不过只有11岁,国家权力掌握在王允手中,杀董卓又是名震天下的义举,王允在权力的欲望下,成为另一个版本的董卓。

王允是能臣,也是忠臣,更是东汉未年少有的贤臣,但是人都会犯错误,王允可以管好朝政,不代表他能管好天下,王允可以诛杀董卓,不代表他能消灭整个西凉军。

王允之死,就在于他没有正确处理西凉军的政治归属问题。

董卓生前,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曾经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慑于声势浩大,选择迁都长安,同时董卓为了防备关东军,将手下的主要军事力量派往长安以东防御,只在长安留较少的军队。

董卓被杀时,一是因为吕布被策反,二是长安城本就没有多少董卓嫡系军队。董卓被杀后,长安城中没有太大的动乱,基本上被吕布的并州军所控制。

董卓被杀相当于一次斩首行动,董卓的主力西凉军远在长安以东丝毫没有损失,如何处理这帮西凉军就成为王允接下来执政的重中之重。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赦免这批人,为朝廷所用,用信得过、有名望的将领带领他们,王允原本是想赦免这批西凉军的,可是后来改变了主意,之所以改变主意,王允是把所谓的关东联军当成救星了,王允认为关东联军是心向朝廷的,如果赦免西凉军,关东联军肯定不肯。

实际上袁绍为盟主所谓的关东联军不过是一批是抢地盘的军阀而已,都只是为了自已的利益,根本不会考虑朝廷的安危与大汉的稳定,而王允与吕布控制的朝廷,实际上军事实力最弱的一方。

王允不肯赦免西凉军的消息很快传来,首先是西凉军中的并州人被杀,因为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朝廷现在是并州人掌控,所以西凉人杀了并州人,接着西凉军要贾诩的鼓动下集结大军杀向长安,朝廷军队无法抵抗。

最终长安城内的蜀军打开城门向西凉军投降,导致整个长安城被攻破,吕布战败逃走,王允被杀,留在长安的三族被杀,王允没有跟随吕布一起逃走,而是勇敢的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王允虽然也有很多毛病和问题,比如杀名士蔡邕,居功自傲,论功行赏时没有封赏诛董有功的士孙瑞等人,而是重用自已的族人,但王允不失为大汉最后一位忠臣,只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导致自已和族人的身死,同时将东汉王朝带入更混乱的时刻。

其他网友回答

王允纯粹是作死。用了一个连环计杀了董卓,自己就膨胀上天了。嚣张的样跟董卓有什么两样?

在董卓死后,王允做的事就两件:

一、杀了文人蔡邕

二、拒绝李傕郭汜的投降

接下来我就重点分析一下这两件事,猜一猜当时王允的心理活动。

首先分析第一件事杀蔡邕。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话说董卓死后,王允命人讲董卓的尸首拉到曹市上,这时候蔡邕“伏其尸而哭”,董卓死了,全天下都在欢呼,你蔡邕竟然在哭?王允大怒,蔡邕就说:“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谅,倘得黥首刖足,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这时候诸位大臣也来向王允求情,其中太傅马日?就说,“蔡邕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留着他写汉史,到时候岂不是像司马迁一样,成就一段美名吗?”

王允一听更怒了,就是因为留了司马迁,现在才有那么多的流言蜚语,如果现在留着蔡邕,以后我们也会受到他的非议。就这样王允把蔡邕给杀了。

分析:王允设计杀了董卓后,王允在朝中的威望十分的高,朝政也被王允把持着。可是王允觉得还不够啊!就像董卓进京一样明明有很多兵马,有足够的威慑力,但董卓还是废了少帝,立陈留王为皇帝,他要立威,他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权威。

众官都来求情,饶蔡邕一命,那我王允就偏要杀蔡邕。只有这样,王允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第二件事拒接接受李傕郭汜的投降

董卓死后,他的部下作鸟兽散,回到了陕西,李傕郭汜等人就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李傕郭汜等人没办法,难道要等死吗?不行,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李傕郭汜四人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杀上长安。

王允听说后,跟吕布商议,吕布一碗子全接了,说:“司徒放心,量此鼠辈,何足数也”意思就是说,这些人都不够我吕布杀。

吕布牛皮吹大了,没几下就被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吕布自己带着部下逃命去,王允呢被李傕郭汜杀了。

王允死的时候很有意思,李傕郭汜曰:“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二贼守起把王允杀于楼下。 面对李傕郭汜的质问,王允顾左右而言他,王允是不是意识到其实可以赦免李傕郭汜等人呢?是不是在后悔没有赦免他们呢?

分析:王允在朝中无人能及,三国第一战神吕布又是听自己指挥。所以王允就认为自己不惧怕任何对手了。面对李傕郭汜的进攻,王允也是不怎么上心,这跟董卓得到吕布时一样“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哪知道此时的长安根本不是固若金汤,吕布有勇无谋,又虐待士卒,军心不稳,长安城内董卓的心腹还没除尽,里应外合,长安很快就被攻破了。

总结:王允设计杀了董卓,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但王允过度的膨胀,不懂得轻重缓急,因为董卓刚死,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朝纲,而不是除凶。

如果当时先赦免李傕郭汜等人,以后再徐徐图之。那么还会有之后的李傕郭汜之乱吗?可以说李傕郭汜之乱全是王允一手造成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王允个性有问题。

王允这人从小家世好,十九岁就当官,发展顺遂,轻松就座到三公的位置,在董卓乱政前是人生胜利组,大家都认为他是国家的栋梁。

但在董卓乱政后,所有朝臣都是董大爷的摆设,自然以前号称嫉恶如仇的王允,也不得不趋炎附势迎合董卓,才能生存。

王允的改变也是在董卓死后,他内心觉得,董卓都死在我手上,我还需要怕谁。

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不再像以前一样和人推心置腹,共同商讨事情,而是摆架子,慢慢的大家就不怎么推崇和拥护他了。

吕布刺杀董卓后的发展开始是很顺利的,董卓弟旻、璜等及三族全诛,女婿牛辅、李肃兵败被杀,一时之间,董卓余党人人都拽拽不安,都在思考解散回家种田。

这时有人就跟王允建议,你只要宣布从董卓者无罪,大家看不追究过去就降了。

王允拒绝采纳,他的理由是:本来他们是没有罪的,只是跟随董卓,听从董卓差遣,犯了错误。现在给他们加上恶逆的罪名,然后特赦他们,恐怕反而使他们猜疑恐惧,良心不安。

所以赦免他们无罪,还不如让他们承受惩罚,他们才会安心。

别人又建议王允,那你要惩罚他们就派他们去驻防,董卓的凉州兵素来怕袁绍,怕关东人来会杀光他们。

不如把他们派到陕县驻防,那里可以挡住关东军前来,又能表达绝无加害他们的意思。王允同样拒绝,他认为关东军是盟友,如果挡住路,安抚了凉州人,反而让关东人认为跟我们不是一国的怎办。

当时长安

都谣传王允要杀光所有凉州人,董卓在各地的旧部都拥兵自守,而且他们看王允连顶撞他的蔡邕都杀了,那我们一定都容不下,既然你不给我们路走,倒不如放手一搏。

就这样李傕、郭汜联手打回长安,王允兵败后自尽。

看完王允的思考逻辑,真的很难理解,王允不知道在坚持什么,他等于活生生把董卓余部逼反,最终把自己害死,他的思考逻辑真的很诡异。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两者好像没有因果关系吧?王允能够除掉董卓,很大程度依靠吕布,因为在长安,西凉军并不多,大部分驻守在外,董卓身边只有吕布一人,也就是说只要搞定吕布、策反吕布,董卓这大胖子必死。

事实上的确如此,王允使用美人计,使吕布和董卓这对“表面上”的父子反面成仇,正所谓夺妻之恨、杀父之仇,虽然貂蝉还不是吕布的妻子,但在吕布看来,已经是他的女人,自己的义父竟然纳貂蝉为妾,吕布自然就要反了。这时候王允在旁边顺便挑拨,自然就把吕布给拉他这边。利用董卓想称帝的野心,将他骗至宫中,董卓必死。

可是董卓死了,他的西凉军还在。如果王允同意西凉军投降,王允也不会死,长安也不会破。可是王允太过于自信,认为长安的兵马就能够打败李榷郭汜的西凉军,拒绝了他们的投降。走投无路的西凉军显然就要反抗,一不留神,就轻易地拿下了长安,而王允只能被迫自杀。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避免,只是王允太固执了,非要将董卓的旧系除个一干二净,殊不知李榷郭汜不是一个两个人,手上可是有二十多万西凉军。本来李榷郭汜有投降的意思,可是王允却拒绝,非要派兵灭了他们。结果呢?不仅兵败,反而城破人亡。

其他网友回答

王允是把自己作死的。屠龙者变恶龙,往往就在一念间。

在三国故事中登场较早的王允,是一位传统概念中的士大夫,他身上展现了所处阶层的优点,但也体现出了人性固有的弱点:

作为东汉后期的名臣,王允身上带有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高贵品格,敢于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匡扶社稷而努力;

面对凶蛮无理的强权人物时,他能极尽忍让、委曲求全,并寻找曲线救国的机会;

但当他终于扳倒了“恶人”、把对方手里的权力收归己有时,却把以往的隐忍抛诸脑后,甚至变得跟当初的“恶人”极为相似,并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就是所谓的“屠龙者终成恶龙”。王允确实是败于李傕、郭汜的围攻,但如果他保持当初与董卓博弈期间的坚忍,而不是体现出诸如杀害一代大儒蔡邕的“恶”,结果很有可能会有所不同。

王允家族世世代代担任州郡长官,坚实的底蕴、优越的教育,让他自小就获得“王佐之才”的评价。

成年后,王允继承祖业进入仕途。彼时汉桓帝在位,宦官乱政、政治黑暗,甚至还发生了针对士大夫的“党锢之祸”。王允性格刚直、不畏权贵,由此得罪了宦官,甚至还连累了自己的上司丢了性命;罢官三年再度出仕后,却又因为得罪太守差点人头落地。

在那个时期,出于对黑暗政坛的不满,像王允这样敢于硬刚权贵的士人往往会得到士大夫阶层的赞赏。因此,虽连续两次遭遇仕途坎坷,但王允却由此声名鹊起、逐渐被视为新兴的名士。而他自己也一直对自己保持较高的要求,不仅持续苦读儒家经典,还经常练习骑射,立志建立一番功业。

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爆发,正式敲响了东汉帝国灭亡的丧钟。此时的王允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参与平乱,同时还与愈演愈烈的宦官一党作斗争。但在中常侍张让的迫害下,他毫无意外地败下阵来,还连续两次入狱、距离被诛杀仅有一步之遥,在朝廷三公(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的力保下才保住了性命。

为了避免不明不白地死在宦官之手,随后王允改名换姓,活动在河内、陈留之间,直到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才赶回京师奔丧,被掌权的大将军何进重用。

随后,随着何进被杀害、袁绍等人将宦官集团诛杀殆尽、董卓进入洛阳,东汉朝廷一片狼藉、混乱不堪,随之进入了军阀乱权时代。

在这个百年不遇的时代节点,已经身居三公之列、担任司徒的王允保持了头脑的清醒,他没有像年轻时那样血气方刚、直来直去,而是对董卓“矫情屈意,每相承附”,说白了就是奉承、拍马屁,由此得到了这位以残暴闻名的军阀的信任,将朝政悉数委托于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东汉朝廷才得以勉强维持;无论汉献帝,还是朝野群臣,都对王允极为依仗。

正是这样一边委曲求全、虚与委蛇,一边暗中策划、清除汉贼,王允成功地拉拢了吕布的支持,上演了一出堪称经典的宫廷政变,一举诛杀暴虐成性、天怒人怨的董卓,让人们看到了东汉王朝再度振兴的曙光。

元凶虽已伏诛,但要消除多年动乱带来的危害、将东汉政权带至正轨,可能并非王允一人力所能及;但是,假如他保持之前那种务实、坚忍,利用人们对祸乱的痛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计划、分阶段地处置董卓余党,将东汉的中枢引至正常状态、从而创造为王朝续命的机会,其实并非不可能。

可惜的是,此时的王允与之前完全判若两人。

按照《后汉书》的解释,“性情刚烈,疾恶如仇”才是王允的本性,他之前与董卓虚与委蛇,主要是因为对方确实太残暴了,没有给任何人任性的机会。

但这种说法有个BUG:假如王允对董卓只是惧怕,他怎么可能冒着巨大风险发动政变?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他太骄傲了,而且经过长期的压抑后,也需要释放自己的本性。

因此,在扳倒董卓后,王允完全抛弃了之前的风格,俨然一副“权臣”的模样:

首先,有“过河拆桥”之嫌。王允虽然依仗吕布才掀翻董卓,但在他的内心,一直把这位功臣当成了一个打手而已。说白了,他认为自己是个文化人,跟吕布并非同一阶层。因此,虽然吕布久经军旅、洞悉董卓部将心思,但王允对于他提出的一系列拉拢将士的方案全盘否定,如同为局面的稳定埋下了一颗巨雷;

其次,刚愎自用、悍然诛杀一代名儒蔡邕。

蔡邕的经历与王允有些许相似。他出身儒家名门,在桓帝时即已名动天下;宦官乱政期间,也曾险些遭受毒手。而董卓掌权后,在“灭族”的威胁下,蔡邕不得已出仕,和王允一样在朝廷中服务。

但蔡邕并没有助纣为虐,他利用董卓对自己的敬重,多次成功打消了对方的僭越念头。比如他曾劝阻董卓自称尚父的想法,还以天象为由劝说董卓降低车马规格。在注重君臣之别的封建伦理下,这些看似务虚之举对阻止董卓更进一步篡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当诛董事件后,蔡邕曾在谈起董卓的过程中表达过一丝叹息之意,就被勃然大怒的王允逼死在狱中。

更让人心寒的是,蔡邕曾苦苦哀求、请求“黥首断脚”之刑,以便自己能完成自己正在编撰的《后汉史》,一众朝臣也极力说情。但王允身为儒生、名士,竟然声称“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才导致他写出了诽谤之书”(指《史记》),坚决将蔡邕迫害而死。

这是对文人阶层的否定,几乎等同于文化毁灭之举,跟当初推行党锢的宦官有何区别?因此,在蔡邕死后,天下士大夫莫不流泪惋惜;失去了儒生、世家阶层支持的王允,想要有所作为谈何容易?

其三,错判形势、逼成了乱军。

董卓死后,虽然余部势力不小,但自其女婿牛辅被部下背叛、杀害后,西凉军其实已群龙无首,如同一盘散沙;他们害怕关东诸侯的报复,无不战战兢兢。

为了消除隐患,同时制衡居心叵测的关东诸军,有人建议由董卓的老上司皇甫嵩安抚西凉军,将其作为威慑袁绍等人的有生力量。

但王允却在迷之自信下作出了巨大误判,犯下了幼稚病:他认为关东“义军”都是自己的门生,不会有坏心思。因此,他反对循序渐进,主张以强硬的举动一举解除董卓将校的兵权。

在以上多重错误的叠加下,西凉军被逼走向了叛乱之路。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连蔡邕那样德高望重的大儒,只是因为被董公敬重过就遭受毒手;我们这些人既没被赦免,如今又要被强制解散,岂不更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于是,为了自保,董卓余部在李傕、郭汜的带领下攻下了长安,王允功败垂成、宗族惨遭诛杀,原本渐趋稳定的东汉政权也随之陷入了更加看不到边的黑暗之中。

假如王允没有刚愎自用,继续保持在董卓手下的隐忍与腹黑,极有可能跃升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名臣而流芳千古。然而,性格决定命运,自以为是带来的一系列错误决策,不仅断送了他自己,更祸害了天下。

这不禁让人感叹:成年人的字典里没有任性俩字,越是看似风光时,越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