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吴用真的是无用吗(水浒传吴用有用吗)

网友提问:

在《水浒传》里面,吴用真的无用吗?

优质回答:

吴用在梁山好汉中是唯一的读书人,成为梁山的军师,绰号“智多星”。书中只所以取“吴用”一名,用的就是谐音“无用”,以“智多星”的绰号加以修饰,说明吴用机智聪明。一个“无用”的人,反而机智聪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正是作者起名高名之处。

其一,常言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引领社会的却多是读书人。《水浒传》中吴用在宋代是典型的落迫文人,可他一旦得势,其智慧要远远大于习武之人。以“无用”来讽刺现实,正是小说反映的一个主题。

其二,宋代“以文抑武”的具体表现。宋代的官方制度是用文官来打压牵制武官,这与唐代重用武官,引起天下大乱不无关系。所以在《水浒传》中,无用的“智多星”便成了梁山上的智囊团之一。说其无用正是为了突出其有用。

其他网友回答

只一学究而已,有小谋略,无大智慧,没能看透,否则也不会悲剧。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说吴用无用,这可说错了。《水浒传》里吴用在梁山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这个是核心人物,而且吴用虽然出身只一个乡间的教书先生,但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是梁山泊里的智囊团里的领军人物,更是梁山泊里是少不得一个重要人物。在梁山里,几乎所有的军事计划都是吴用策划的,可以说他是梁山里的总参谋长,大军师。

回头看吴用的一生,从和晁盖自智取生辰纲,到石碣村大破朝廷官兵,激林冲火并汪伦,奠定晁盖在梁山的地位,到后来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县、 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在二打曾头市中巧用“番犬伏窝”之计,他都功不可没。他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结交广泛,知人善用,有领导才能,能处理好梁山众好汉之间的关系,并安排他们完成任务,是个有手段的人。虽然他计赚徐宁、卢俊义等好汉上山手段有所阴暗,但是反映出他的确是足智多谋。而且在后来梁山起义军受朝廷招安后,吴用又佐宋江、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并被朝廷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只不过后来宋江被朝中奸佞所害,他深感朝廷黑暗,遂死忠宋江,与花荣一同自缢于宋江墓前,并葬于宋江墓侧。结局令人唏嘘。

其实历史上是有吴用其人的,史书记载的吴用叫吴加亮,是宋江起义军的副将。

其他网友回答

吴用有没有用要分三个层次来说。第一层:在水浒传塑造的世界里,吴用在梁山泊的事业里有没有用?是正向作用还是反作用?第二层:作者施耐庵设置吴用这个角色是什么作用?第三层:在读者看来,作者觉得吴用有什么作用?作者的意图达到了么?

我们先来看第一层。在晁盖时期,从智取生辰纲到火并王伦取而代之,吴用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表面上看,吴用是做二把手,实际上起的作用却是一把手的作用,晁盖可以说是对他言听计从。生辰纲取与不取在他,如何取还是在他,事发后上梁山也还在他;上梁山后,对梁山取与不取在他,实施挑拨离间的也是他。可见,是他是他还是他,说晁盖是傀儡也不为过。在晁盖和宋江共存时期,吴用的无所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甚至可以说,是吴用促成了宋江势力的坐大。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情况下,他不置一言,好像消失了一样,可以说他是晁盖身死背后最大的推手。在宋江时期,他是真正充当了二把手的位置,可以说他做的很出色,对宋江的路线是积极拥护,不遗余力的促成招安路线的实现。

我们再来看第二层。在水浒情节推进设置上,吴用是很有用的,作者借吴用之口,说出了许多的用心与考虑。在前期情节推进中,必须有一个拿主意的决断者。作为水浒前期头脑的角色,显然放在其他任何一个英雄好汉身上都不合适,我们很难想象晁盖听从刘唐,又或者听从三阮,又或者他自己知谋善断做出决定。吴学究好似权威,他每次遇事的决断好像总是对的,他可以说晁盖错了,到后来宋江时期,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我们再来看最后层次。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作者实现意图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吴用的安排却是很符合我们的历史文化观念的。古往今来,智慧从来不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可是我们就是喜欢把草船借箭这个计谋安到诸葛亮身上,尽管事实上很可能这是来自一个我们印象中鲁莽的将军。作者不会安排刘唐灵机一动,想到了截取生辰纲的办法,尽管这是在现实里有可能发生的。这就是小说吧。

其他网友回答

说吴用无用,很多分析水浒传的人都这样说。而在小说里,吴用是很有用的人物,第三把交椅,实际权利在卢俊义之前,是第二号的实权派。不过,我看吴用的无用和有用,和大家应该不同。吴用的个落魄的读书人,好像也练过武,有两根铜链什么的,用来劝过刘唐和雷横的架,以后不见用过。不过他应该属于学文不成学武,学武不成学兵法的角色。水浒传这样写道:众土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齐上拼他。只见侧首篱门*,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这秀才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后来的赞诗还写: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施耐庵做过张士诚幕僚还是什么原因,明显是言过其实的。试想,一个乡村学究,靠教几个村中孩童为生,又不是什么高尚隐士,又没有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连老婆也讨不起的人,说他有什么文韬武略,未免太过了些。一、吴用无用吴用的第一个作品是设计了劫取生辰冈,不过破绽百出。别人抢劫案子一直破不了,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而吴用做的案子两下子就被别人破了。被破案的原因两个:一是晁盖是当地的太保,远近知名的黑白道人物,在去劫生辰纲的路上酒店里就被别人认出来了。“当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歇。我却认得一个为头的各人,是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髭须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签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写了,有些疑心。”晁盖是当地豪强,认识他的人必然很多。光天化日之下出去作案,没有化装,哪能不被别人认出来?还在那里信口雌黄地说晁盖姓李,倒是给了人们怀疑的理由了。二是选人,明知道白胜是个 无厘头的闲汉赌棍,也让这样的人参加抢劫,抢劫后还逍遥自在的不躲不藏,拿赃物去赌博,被人抓住是必然的,像白胜这种人,不要说不叛变,屈打成招也是肯定的。吴用的无用还表现在他的自杀。“就于墓前,以手掴其坟■,哭道:“仁兄英灵不昧,乞为昭鉴!吴用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到今数十馀载,皆赖兄长之德。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吴用死了,死的比鸿毛还轻,这个就是吴用的下场。二、吴用阴险吴用的第二个大动作是假书救宋江,同样是破绽百出。黄文炳摇着头道:“这封书不是真的。” “相公,休怪小生多言,这封书被人瞒过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谁不习学得。况兼这个图书,是令尊府恩相做翰林大学士时使出来。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如今■转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令尊府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学,览遍世间书,高明远见的人,安肯造次错用。”你看,就是这个伎俩,怎么不被人识破?当然我认为,这个也许有更大的阴谋。晁盖和吴用是朋友,宋江和吴用倒不是朋友。但是,宋江天下闻名,不是晁盖这样的村野豪强,吴用也是知道的。现在,吴用知道,宋江有难,憨厚的晁盖是一定会去救的。而如果宋江上山,吴用也肯定知道,喧宾夺主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因此在这个时候,吴用为了不让宋江上山,使了一个毒计,那就是借刀杀人。要借蔡九知府的手,杀宋江这个可能篡山夺权的人的头。计划可谓非常的周密:故意在假信里面露出破绽,然后戴宗迅速送回到江州,然后假信败露,然后宋江人头落地,然后假惺惺的派人去救援,然后抢回宋江的人头安葬。。。。。。为什么会这样说,除了信的破绽,有几个地方是很值得看的: 1、花荣便道:“哥哥,俺教众人只顾跟着李大哥走。如今来到这里,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一只船接应。倘或城中官军赶杀出来,却怎生迎敌,将何接济?”如果当时是准备劫法场,竟然没有想到要渡江?为什么没有先准备好船只?完全于理不合。劫法场,很可能是在巧合的情况下,在花荣这些宋江死党的强烈要求和李逵的冒险冲动下,晁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举动。需要注意的是,吴用没有参加这次行动。 2、宋江带领青州的庞大队伍去梁山,到了梁山脚下,渐近梁山泊来,寻大路上山。一行人马,正在芦苇中过,只见水面上锣鼓振响。众人看时,漫山遍野都是杂彩旗幡,水泊中掉出两只快船来。当先一只船上,摆着三五十个喽罗,船头上,中间坐着一个头领,乃是豹子头林冲。背后那只哨船上,也是三五个小喽罗,船头上也坐着一个头领,乃是赤发鬼刘唐。前面林冲船上喝问:“汝等是什么人?那里的官军,敢来收捕我们?教你人人皆死,个个不留。你也须知俺梁山泊的大名。”花荣、秦明等都下马,立在岸边答应道:“我等众人非是官军。有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哥哥书札在此,特来相投大寨入夥。”林冲听了道:“既有宋公明兄长的书札,且请过前面,到朱贵酒店里,先请书来看了,却来相请厮会。”上山后,“后说吕方、郭盛两个比试戟法,花荣一箭射断绒绦,分闻画戟。晁盖听罢,意思不信,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这个叙述是很蹊跷的。宋江带大队人马去梁山,不可能不先行让人去报信,而是自己亲自去报信,不是宋江的行事风格。先报了信,晁盖知道宋江回来,没有下山迎接,反而派林冲、刘唐他们先来喝令,更加违反常理,这里面明显有示威的意思,不想像自己一样被宋江喧宾夺主、鹊占乌巢。所以晁盖十分忌讳宋江人马的本领,有看你吹牛吹到什么时候的意思。 3、花荣便道:“如何不与兄长开了枷?”宋江道:“贤弟,是什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吴学究笑道:“我知兄长的意了。这个容易,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晁头领多时不曾得与仁兄相会,今次也正要和兄长说几句心腹的话。略请到山寨少叙片时,便送登程。”宋江听了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吴用是先入为主,堵了宋江的口,特别是堵了花荣等青州帮像宋江上山的口。 4、戴宗是急急忙忙赶回江州的。看,戴宗送信当天,被梁山泊截获。次日,戴宗去请金大坚和萧让。第三天,金大坚和萧让被强迫入伙。第四天,伪造了假信,戴宗回去,戴宗取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作别朱贵,拽开脚步,登程去了。照此估计戴宗应该第四天返回了江州,书中说:“且说戴宗扣着日期,回到江州,当厅下了回书。”看来是没有扣的。吴用也许算好了蔡九知府可以看出假信破绽,故意在戴宗走后故意说起来,装着蔡发现破绽的样子,然后假惺惺得派人救援,得到的是宋江的人头。但是他有一个误算,就是蔡九知府的智力。蔡九知府竟然相信了戴宗的假信,在过得一二日,正要起程的时候,才被一个无聊的刀笔吏识破,宋江才没有遭到吴用的暗算。三、吴用变节阴险毒辣的人,往往是墙头上的草,风吹两边倒的。宋江上山以后,处处风头胜过晁盖。一开始,吴用是跟着晁盖的,他在打祝家庄的前中期,并不参加。后来看到宋江有了孙立帮助肯定会势如破竹,就去打祝家庄了。打祝家庄的胜利,是宋江的胜利,战利品包括扈三娘都由他随随便便处置,他的权威树立起来了,吴用就立即跟风粘了上去。每次战斗,和宋江如影随形。段景住说: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人家送马不送晁盖送宋江,到了晁盖觉得被宋江架的实在空的时候,愤然去打曾头市,大家千万要注意,吴用是没有参加的。晁盖带的人,都是梁山的老人和新入伙还没有怎么归入宋江一伙的新人,晁盖的失败当然不可避免。曾头市说:“摇动铁环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尖钉。扫荡梁山清水泊,■除晃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宋江吴用也榜上有名,为什么晁盖就恼羞成怒,为什么宋江、吴用就安之若定?在晁盖看来,是天下人不把晁盖而把宋江放在眼里所以生气。在宋江和吴用看来是正中下怀:你晁盖赢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百战百胜;你晁盖输了,那你活该倒霉,不让位你也威风扫地;死了最好。晁盖就真的死了。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吴学究谏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长改日出军。”宋江劝道:“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苦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未为晚矣。” 认军旗半腰吹折,从来不是出军的好兆头。唯心说是不祥之兆,事实上是可以唯物的。你想一个军队,弄一面旗帜都做不牢固,风吹就可以倒,有什么样的战斗力?肯定是军心涣散、纪律不明、责任心差、战斗力不强的队伍才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我说,如果带兵打仗,风吹旗折,任何时候都不要出兵,要做的是整顿军纪、训练队伍、提高士气,仓皇出征,从来没有打胜仗的。这个事情也说明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晁盖在梁山泊已经是个傀儡,连一面旗帜也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做出来的。我还认为,这里面有更大的阴谋,这个我在说宋江的时候要说到。四、吴用有用如果说百无一用,不是事实,大家也不会同意,他是有用的。他的价值,体现在小说中,是塑造了现在也有的一类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犬儒,就是走狗腿子的知识分子。我在《李逵这个角色》里说李逵没有独立的人格,是中国人的劣性根,李逵代表的是有农耕社会为主题的中国人的普遍性,而吴用代表的是这种普遍性里的特殊性,即知识分子既有也摆脱不了李逵这样的人身依附,又有别于李逵。如果说李逵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对吴用应该是哀其不幸,鄙其不争。吴用是可以争的。他无家小,了无牵挂。他有支持,不管是抓到高俅以后,还是在几次招安中,原梁山泊晁盖集团、受高俅欺压过的官军集团、有正义感的群体都希望他站出来,但是他没有。水军头领特地来请军师吴用商议事务。吴用去到船中,见了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昆仲,俱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闭塞贤路。俺哥哥破了大辽,剿灭田虎,如今又平了王庆。止得个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赏我等众人。如今倒出榜文。来禁约我等不许入城。我想那夥奸臣,渐渐的待要拆散我们弟兄,各调开去。今请军师自做个主张。和哥哥商量,断然不肯。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吴用道:“宋公明兄长断然不肯。你众人枉费了力。箭头不发,努折箭杆。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这话须是哥哥肯时,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张,你们要反也反不出去。”六个水军头领见吴用不敢主张,都做声不得。原本指望吴用出头,没有想到他不仅不干,还向宋江告密,宋江还威胁说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不然,吾亦无颜居世,必当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这句话很清楚的:你们要闹事,先杀了我!先杀了我,这句话对于强者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杀了你。宋江杀气腾腾,梁山泊的一部分有意见的人只能忍气吞声,不欢而散。“众人听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泪,设誓而散。”大家注意这个“设誓”,古人是特别相信誓言的,所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用在现代,确切的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人过关!让你人人过关后,连同情你这样非主流观点的群众思想基础都没有了,你还造反?!而吴用的无用也好,阴险也好,包括他有用而不愿意用也好,就是吴用的有用,体现在他既是统治集团的爪牙,为统治集团排除异己;又体现在他是基层群众的麻痹剂,他平时的温文尔雅、滔滔不绝让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民众对他奉若神明,但是当基层群众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成为两面派,一方面威胁基层群众后果自负,一方面就打小报告了。一句话,他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基层群众,是他附带的货物和取得利益的价码。所以吴用是有用的,对统治集团有非常大的用处,而对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进步,又是无用的,或者说是起反作用的力量。吴用这种人,古今中外都有,而好像在我们国家,倒是特别的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