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曹睿活了多少年(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能否被改写?)

网友提问:

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能否被改写?

优质回答:

以虚岁来算的话,曹操一生活了66岁,曹丕一生活了40岁,曹睿一生活了36岁,这寿命是一代比一代活得短,按照常理来推断的话,应该是下一代的寿命超过上一代,可是曹操祖孙三代却是恰恰相反,一代不如一代,为何如此?为何曹睿36岁就去世了?

三国时期正处于乱世,常年的战争再加上天灾人祸,平均寿命很短,只有30岁,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寿命,除了和本人的身体素质有关外,还和人一生的机缘巧合有关,曹操能活66岁,第一曹操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曹操一生都在南征北战,而且还是亲自率军出击,船车劳顿、风餐露宿那是少不了的,但曹操还能活到66岁,只能说身体素质特别好。

曹操与曹丕

另外,三国时期有着各种天灾人祸,比如瘟疫,在整个东汉年间,瘟疫就一直存在,曹操率军打赤壁之战时,手下的士兵很快都感染了瘟疫,曹操在赤壁大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瘟疫,但曹操没事,说明曹操身体足够好,同时由于曹操贵为一方之主,所以待遇和医疗条件也比其他人好得多。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不久就改朝换代,废汉建魏,曹丕与曹操不同,曹丕没即位多久就是皇帝了,既然是皇帝,曹丕不会像曹操那样四处征战,即使曹丕亲征,他所遭遇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有一种说法是上一代如果活得太久,一般来说下一代就会活得短,当然这种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曹丕之所以40岁去世,只当了6年时间皇帝,应该与他的生活有关。

曹丕是皇帝,大多数时间在宫中,因此生活安逸,缺少锻炼,再加上曹丕好色,宫中美女众多,曹丕有些沉沦于酒色之中,据说曹丕还收编了曹操后宫中的美女,曹操虽然好色,喜欢收编别人的妻子,但曹操一直东征西战,毕竟环境没有曹丕安逸,曹丕在安逸的环境中享受酒色,自然也就活得不长。

曹睿

有一个数据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9.2岁,那曹丕活了40岁正好就是平均寿命,所以也不算吃亏,而曹睿作为曹丕的长子,只活了36岁,确定有些短了,曹睿的情况其实与曹丕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曹睿即位为皇帝时,只有23岁,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事实上曹睿的早年皇帝生涯也确实勤政,即位没两年诸葛亮就开始北伐,曹睿的皇帝生涯有一半的时间在应付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睿亲自到长安坐镇,并且指挥得当,可见曹睿是很有能力的。

但问题就出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也就公元234年之后,这个时候曹睿已经当了8年皇帝,诸葛亮在世时,曹睿集中了全部的精力来对付诸葛亮,身上有很大的压力,诸葛亮一去世,曹睿身上巨大的压力突然消失,莫名地产生了一种空虚感和享乐感,开始沉迷于大兴土木和沉沦于声色犬马之中。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一去世,曹睿就开始修洛阳宫,有大臣劝谏,曹睿不听,继续修,然后就是勤政消失了,开始每天纵酒纵色的地步,其实人都是如此,一旦压力没了,就没有进取心,就开始沉沦酒色,酒色是最伤身体的,曹睿又是皇帝,后宫美女多得很,而且当时正值壮年,岂有不好酒色之理,再加上曹操、曹丕流传下来的好色基因,曹睿也不例外,所以身体很空就掏空了。

曹睿之死是死于疾病,至于什么病,史书没有记载,而且曹睿死的很突然,前一年才命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司马懿还没回来,曹睿就病入膏肓,没有救了,很大可能就是酒色伤身,当然也有说曹丕一系有遗传病,因为曹操有头痛病,曹丕只当了6年皇帝,据说曹丕也有某种疾病,直到曹睿,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证据。

可以说曹睿是英年早逝,其实算起来曹睿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皇帝,某些方面的能力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五次北伐期间,曹睿可是幕后总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是前敌总指挥,如果没有曹睿的决策和支持,曹真和司马懿也很难对付诸葛亮。

曹睿与曹真

另外,曹睿在世期间,除了熬死了蜀汉不断北伐的诸葛亮,还派人刺杀了西北鲜卑族杰出的首领轲比能,要知道轲比能有可能统一整个鲜卑族,如果这样的话,对曹魏的威胁非常大,幸亏曹睿派人刺杀了轲比能,解决了西北边境的威胁,同样是曹睿在世期间,派出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政权,解决了北方的威胁。

也就是说曹魏政权的外部威胁,曹睿在世时,解决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南方的蜀汉、西北的鲜卑、辽东的公孙氏,解决了这三个外部威胁后,曹魏的外部环境是自曹丕称帝以来最好的,初步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和实力。

如果曹睿再多活30年,能不能统一三国?

只能说有可能统一三国。

首先,曹睿解决了蜀汉、鲜卑、辽东三股外部势力的威胁,其内部又处于稳定状态,攘外又能安内,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和条件。

曹睿与司马懿

其次,曹睿是个明君,又有雄心壮志,如果能多活三十年,曹睿肯定会以统一三国为己任,再加上曹睿任人善用,在他统治期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只能老老实实地永世低调下去,根本不敢动一丝反叛的心思,必然一心一意为曹魏政权服务,其实司马懿如果不篡位,还是不错的社稷之臣,可以让司马懿率军反攻蜀汉或者东吴,事实上,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就是南下灭亡蜀汉之心,只是曹睿阻止了,所以当时的曹魏统一三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最后,蜀汉与东吴政权在曹睿统治期间,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内部问题。蜀汉的问题是诸葛亮去世后,缺少独当一面的重臣,再加后主刘禅的无能,一步一步在走下坡路,如果曹魏以强大的实力消耗蜀汉,蜀汉虽然能挡住曹魏的攻击,但是实力会进一步被削弱,再削弱之后,能撑多久,就看曹魏如何处理了。

曹睿

而东吴也好不到哪里去,孙权252年去世后,东吴内部就陷入了权力之争,新即位的孙权小儿子只有10岁,权力都掌握在权臣手中,孙峻杀权臣诸葛恪,孙峻的继承人孙綝杀领吕据、朱异,废除皇帝孙亮,孙綝又被孙休所杀,就是你杀我,我杀你的权力之争,乱成一团,如果曹魏趁东吴内乱,在曹睿的英明指挥下,肯定能攻破东吴,只要东吴灭亡,蜀汉也难保,所以曹睿再活30年,是有可能统一三国的。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历史非常有趣,有时候历史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曹睿如果多活30年,三国历史进程必然改变。

在三国时代,原本实力最强,最有可能统一的曹魏,结果却在249年的高平陵政变中,大权被司马懿篡夺,从而成为三国中实际灭亡最早的一国。又挣扎了10多年,终于是司马炎篡魏,正式结束三国。

魏国被司马氏所篡,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曹魏本身立国的方式就是权臣篡政,曹魏的高层也都是一群不反对改朝换代的豪族;比如司马懿的隐忍和老奸巨猾;比如曹丕曹植的兄弟相争,导致曹魏皇帝对近支宗族的防备削弱;比如曹睿死前被孙资刘放忽悠,让他原本不信任的司马懿参与辅政;比如曹爽一党的胡作非为和短视轻敌,等等。

但在这些原因中,皇帝曹丕、曹睿连续两代短命,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两代皇帝都短命,那么即使其他的弊端都存在,至少司马懿是不会有篡权机会的。

历史上,司马懿生于179年。曹丕生于187年,曹睿生于204年(或说206年)。司马懿比曹丕大8岁,比曹睿大20多岁。

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享年(虚岁)40。他的儿子曹睿23岁(或说21岁)继位。司马懿48岁,被曹丕作为辅政大臣。不过曹睿并不是对司马懿完全信任。

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享年36(或说34)。他的儿子曹芳8岁继位。司马懿61岁。因为曹睿临终的失误,再次成为辅政大臣。

这时候,由于皇帝年幼,导致大权完全被控制在权臣手里——最初是曹爽。等到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灭曹爽后,大权就完全落入司马氏父子手中。曹芳虽然已经18岁,但之前被曹爽架空,现在照旧被司马懿架空,完全反抗不得。两年后,司马懿去世。大权传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曹魏政权已经无力回天。265年末(按公历为266年初),司马炎篡魏。

那么,按照题主说的,假设曹睿能多活三十年,在269年去世,他的寿命也不过是虚岁69(或67),这个寿命在三国当然算长寿,但也称不上多么夸张。略超过刘备和曹操,不如孙权和司马懿。

假如曹睿真的活到269年,那么首先,曹爽这种饭桶不可能上位。司马懿发动政变的249年,曹睿年约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司马懿死的251年,曹睿依然精力旺盛。甚至到司马昭死的265年,曹睿依然以六十多岁的高龄掌握大权。显然,这样一个皇帝在位,是不会给权臣任何机会的。

而等到269年曹睿死时,他的儿子曹芳,也已经38岁了,是一个完全的成年人。这么多年的培养,只要不是真白痴,多少也该有点基本素质,不会如历史那样被权臣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另一方面,这时候司马家族的精英父子三人也已经都死了。虽然司马家族人丁众多且能人辈出,但真正能耐大到能篡逆的也就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其他如大魏纯臣司马孚及其儿子司马望等,应该不至于在这种情况下还搞什么阴谋。何况这爷俩死在271年,也比曹芳死的早。

所以,如果曹睿多活30年,至少历史位面“司马篡魏”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至于会不会有其他权臣篡位或者宗室叛乱就不一定了。

如果再扩展到整个天下,那么曹睿中老年以后执政,会不会反而不如司马氏父子篡政,弄得民不聊生?这些问题涉及的参数太多,也就不好讨论太细了。总之,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三国时代。

其他网友回答

没司马懿什么事,曹魏能统一天下,但曹魏要灭亡的命运在曹丕上台时就注定了。

曹操寿命正常,曹昂曹冲意外早逝,曹丕曹短寿。以虚岁来算的话,曹操一生活了66岁,曹丕一生活了40岁,曹睿一生活了36岁,这寿命是一代比一代活得短。而曹昂20岁战死宛城,曹冲13岁死了。

曹操的队伍是三驾马车。诸曹夏候为核心,没有大本领大功劳也能高官厚禄。寒门庶族最惨,跟你我一样干着苦活脏活累活却拿最低的工资。但跟袁绍袁术等老板相比好歹有份工作。最麻烦的是士族门阀。吃曹操的饭砸曹操的锅,官渡之战给敌人袁绍写信私通的人多到曹操不敢追究。更有一次次叛乱和镇压,最典型的是杀了孔融、杨修和荀彧。

曹昂死后,天然的继承人没了。曹冲死后,曹操心仪的继承人也没了。曹操诸子群臣蠢蠢欲动,最终围绕曹丕曹植形成两个夺嫡团队。激烈的夺嫡过程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一一曹丕不再信任宗室子弟,寒门庶族被牺牲,雍凉将帅的领袖司马懿没了文官集团和宗室子弟有效制约,走上历史舞台。曹丕为了称帝,与士族妥协,接受了九品中正制,从此皇帝与门阀共天下!

曹爽专权,打破了皇权与门阀的妥协。门阀反抗,代表是不是司马家倒在其次,破坏曹魏游戏规则的曹家必须灭亡!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司马懿自然没有机会,三国也可能统一,但曹魏必然灭亡。因为没有一个帝王甘心权力被分享。而士族力量已经形成,东汉一朝被宦官和外戚轮番打压,袁绍终于引董卓入京灭掉这两大集团,又被军阀挑战。有九品中正制后,一旦皇帝夺权,士族反抗必然更强烈。只等曹爽这样一个皇权执行者掉链子,士族反扑必然一击致命!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的话,耗死司马懿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我们要注意了,耗死司马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纵使司马懿能力再强,仅靠他和那点手下是翻不起什么浪的,万恶之源还是士族阶级。而那时的司马懿就是士族阶级的领头羊。

曹魏先后一共有四个集团首脑,曹操、曹丕、曹睿、曹爽。

他们各自时期对士族阶级的态度分别是:曹操前期(重用)、曹操后期(打压)、曹丕时期(重用)、曹睿时期(重用)、曹爽时期(打压)。

东汉末年,自宦官、外戚势力倒台以后,士族阶级一家独大并成天下大势。曹操顺势而行,迎奉天子、吸纳名士,得到了大批士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曹操也清楚士族阶级将会给国家政权带来的弊端,所以曹操在坐拥半壁江山之后,在天下尚未一统的情况下就急忙整顿内部。曹操誓要建立一个没有士族、没有腐败的法治社会。

只可惜,曹操的梦想还没实现就匆匆离世。

曹丕上任之后大改曹操的风格,一道“九品中正制”化解了与士族阶级的矛盾,也让士族阶级慢慢活跃了起来。

自此,士族阶级借着有利于的政策开始垄断官场并逐渐蚕食魏国。

曹魏的亡国之种就此埋下。

而曹爽时期对士族阶级的大力打压也是为夺回权力,巩固皇权和宗室的地位。只不过曹爽的能力实在有限,最终被士族阶级反杀。

也就是说只有曹操和曹爽才是真正与士族阶级作斗争的人。

不打压士族,士族就会慢慢做大,再到取而代之。打压士族的话,也得拥有绝对的头脑、实力和手段,只可惜曹爽没有这些,曹爽只是一个愣头青,他只知道已经到了不打压不行的地步了,但具体实施的时候又秀不起操作。

只能说曹爽的思想意识到位而能力不足。

关键就来了,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呢?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的话,他一定会改变对士族阶级的态度,开始实施打压政策。

曹睿临终前任命的辅政大臣是曹宇、曹肇、曹爽、夏侯献、秦朗。因为此时的曹睿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外部军事压力减小了的情况下,回看国家内部,曹睿意识了士族阶级已经悄无声息的做大做强。所以曹睿清一色的任命宗亲辅政,其目的就是为夺回权力,巩固地位。

但面对曹睿的临终任命,士族阶级已经不买账了,无奈之下才改成的曹爽和司马懿。

甚至可以说曹爽接下来的一系列举动,都有可能是受了曹睿的临终指导的。

只不过曹爽能力不行,所以失败。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那打压士族的工作他就一定会亲自主持。

以曹睿的能力加上他的帝王之尊,打压效果一定比曹爽要好。

当然了,三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生来说很长,但要说到改变人们思想、扭转局势,甚至彻底铲除士族阶级,三十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毕竟士族阶级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天下尚未一统,彻底消灭士族文化,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是曹睿可以在这三十年里一定程度的遏制士族阶级,并且为曹家培养出优秀的后继人才。

连续几代人的博弈,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

其他网友回答

对三国之后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不会喜欢司马家。

谋朝篡位不算错,史上通过不光彩手段谋夺江山帝位的皇帝很多,不独司马家。成王败寇,权谋斗争,胜了就是胜了,败了就败了,没什么好说,更不必涉及道德层面。

况且,曹魏也是篡了东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家和曹家当初做的并没什么不同,不应该被指责。

但是,别的皇族,辛辛苦苦夺来江山,都是兢兢业业的在统治,或许后世会有不肖子孙,但头几代基本还是靠谱的。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本人是位明君,继任的宋太宗赵光义也还行。

可司马家这一群,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唯二的政绩是建立晋朝、灭了东吴,然后就觉得大事已定,不再专注于朝政,而是骄奢淫逸,怠惰政事。

在女色上更是没有节制,妃嫔近万。选择太多,搞得他自己都不知道每天晚上临幸谁好,弄出了“羊车望幸”的典故。

啥意思?一下朝,司马炎便坐上羊车,让羊在后宫里随意行走,停在哪宫前,他便临幸哪位娘娘。有些妃嫔很聪明,知道羊爱吃盐,故意在门口洒盐水,多得侍寝的机会。

开国皇帝就这么荒诞的,史上少见。

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干脆是个傻子。普通的父母,想让哪个儿子继承家业是他们自家的私事,与别人无关。可皇家无私事,司马炎选司马衷继承大统,害苦了天下百姓。

司马衷智商不足,无法理政。朝政大权落到皇后贾南风手里,由此引发“八王之乱”,司马家的王爷们杀得天昏地暗,谁都不放过谁,国力大为减弱。

接下来,众多游牧民族趁机侵扰中原,这就是给汉人带来深重苦难的“五胡乱华”,死伤千万以上,甚至造成人口危机。

司马炎立国是在266年,五胡乱华开始于304年,短短38年时间,曹魏时代有所复苏的社会经济和秩序,再一次崩塌。生活在那个时期的底层老百姓,日子是真的苦,或饿死、或战死、或病死,很难活到自然死亡。

其中惨状,令后人不忍想像。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司马家一点好感都没有。你有本事抢江山,你倒是有本事守好啊,别这么糟蹋行不行!

那么如果魏明帝曹叡能多活三十年,往后的历史进程是否能被改写?

大概率是可以的。大家都知道,司马家之所以篡位成功,关键就在于幼主继位。曹叡36时就死了,曹芳继位时才8岁,还是个小孩。

说白了,“幼主继位”是每个王朝的一大危机,权臣们要有点良心,还能给幼主亲政的机会。权臣若是有上位的野望,幼主百分百得凉。

曹叡死于239年,他若多活三十年,那就是269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都死了,其他的司马氏子弟,再有雄心壮志,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那司马懿父子敢不敢在曹叡活着时发动政变呢?不敢。

曹魏和很多王朝一样,是建立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上的。这套儒家伦理对人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也是对君权、父权的支持和保护。

这就代表着,成年的君主,只要不做什么天怒人怨的大坏事,臣民们对他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忠君思想深入人心,轻易不会想着造反。哪怕被冤枉致死,也只会认为皇帝被奸臣欺骗,不敢怨恨皇帝本人。

就算脑后生反骨,造反的心理障碍没那么大,也得考虑造反失败的后果。任何一个朝代,造反都是株连九族、遇赦不赦的大罪。若无万全的把握,谁都不会说反就反。

何况司马懿是如此隐忍、谨慎的一个人,冒险不是他的风格。事实上,司马懿并不是在曹叡一死就动手的,而是又过了十多年,觉得准备充分了,时机成熟了,才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拿下曹魏军政大权。

别的不说,只说他在五丈原抵御诸葛亮那一场,诸葛亮为激他出战,给他送了女人衣服,嘲笑他不是个男人,像女人一样胆小。曹魏将领们都气坏了,司马懿却若无其事,还劝大家冷静。

这种忍功,一般人还真没有。难怪有人说,司马懿最大的本事就两个,一是能忍,二是长命,熬死曹家三代,熬到幼主临朝。

至于司马师和司马昭,他们和司马懿比起来又差了许多,一代不如一代,再加上有君臣这道天堑,曹叡不可能斗不过他们。

曹叡甚至不需要多活三十年,只要活到司马懿去世,曹芳长大成人,曹家就稳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什么的,也就不会发生。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能否被改写】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