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死在自己的法律下(商鞅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法则之下呢?)

网友提问:

商鞅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法则之下呢?

优质回答:

在儒家看来,这叫“作法自毙”;在法家看来,这叫“举国同法”;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尽管商鞅反叛是污蔑之罪,但是一旦认罪,就依法处死,这体现了国无二法的法治精神。

根据《史记》的记载,商鞅逃向魏国,半夜住店,因为没有带身份证,店家依据秦国新法不让商鞅住店。于是商鞅连夜逃到秦魏边境,魏人怨恨商鞅欺骗魏昂而收复河西失地,不让他入魏。于是商鞅回到商于封地,组织民兵自守,之后秦惠王发兵攻破商于,斩杀了商鞅,又把商鞅的尸体用五头牛分裂了!

根据《大秦帝国》的描写,商鞅为了维护秦国的稳定,维护秦法的尊严,自己到了廷尉府伏法认罪,被秦国老世族活活五牛分身。总的来说,商鞅的法治精神深入秦国家家户户,就是制定法律的商鞅也不能特例于秦法之外。

腐儒认为商鞅死于秦法之下是报应,我认为商鞅死于秦法是对法治的殉身!国家法治,不论是谁,都没有特权跟例外,这正是商鞅变法的精髓精华所在,而商鞅用生命诠释了法治精神!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主张严刑峻法,其中一条就是户籍制度,一个人出门必须拿出身份证明才能住旅店,拿不出来就不能住,如果被官府查获,店主和旅客同罪,所以没有一个旅店老板敢收留拿不出身份证明的人。

商鞅得罪了秦王,带着亲信一溜烟跑到秦赵边境,天黑了,于是住店,但是他是通缉犯,所以拿不出合法的身份证明,所以旅店老板不敢收留他,并且说,商君定了法律,我不敢违背。你找个地方试试。商鞅一行住不到旅店,被巡逻的士兵撞见,兵败被擒,押到咸阳五马分尸。

如果商鞅住了旅店,巡逻兵就抓不住他,第二天他就会跑到赵国去,再从战国跑到其他国家,秦国就鞭长莫及,抓不到他了。所以他其实是死在自己制定的法条之下。

其他网友回答

战国时代,尤其在三家分晋后,诸侯兼并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一些旧有的规则、制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列国纷纷开启变法模式,先后有邹忌在齐国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赵武灵王在赵国变革、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变法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你不变,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但是这些变法都不彻底,结局往往是人亡政息,甚至只施行了一两年,就废掉了。只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波及面最多,也是最彻底的。但是商鞅最后死于自己的新法,为何?

一、守旧势力不放过他

守旧贵族在历史上为秦国的发展也是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无可否认,他们不思改变,已经成为秦国发展的障碍。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太子触犯新法,将公子赢虔和公孙贾都处置了,放到现在看,可能理所应当,未成年人犯法,必然责罚其监护人,但在那个年代,“刑不上大夫”,商鞅才不管你是不是王族,一律法办!

他看的很明白,从利益角度来分析,变法就是从旧有势力中夺取利益,建立新生的利益阶层共同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打破阶层门槛,促进阶层流动,这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但是,你动了别人的奶酪,人家能放过你?

二、血祭新法

以商鞅的天纵之才,在只有三四百万人口的秦国,商鞅找个容身之地怕是不难,最起码活下去不是问题,但最后却被五牛分尸而死。

十几年呕心沥血之作,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新法被废止。另外太子嬴驷当年触犯新法,被调离权利中央,这些年新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他是最清楚的,河西一战,灭魏军四万五千人,夺回被魏国霸占长达九十年的河西之地。

嬴驷上位,势力不稳,他单靠一己之力无法对抗这些老氏族。在这点上,商鞅应该是和嬴驷达成了政治默契,血祭新法,换取国人的支持,最终将甘龙、杜挚为首的老氏族一网打尽。

如果这个战略目的达成,新法至少能在嬴驷一代继续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新法才能在秦国开枝散叶。

三、新君上位立威需要

嬴驷当年为太子的时候,触犯新法,太子太傅被处罚,现在他上位了,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一种耻辱,如果还让商鞅站在朝堂之上,自己的威严何在?

商鞅已经完成新法搭建,剩下的,就是维护、更新了,这个任务交给嬴姓公族就是了,站在新法的角度,商鞅已无价值,虽然这话听起来很冰冷,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另外,嬴驷散落民间十几年,秦人张口闭口只言商君,而不知国君,这点让他大为不安。

当年秦孝公为支持变法,甚至可以让国,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秦国面临的是土崩瓦解的局面,而变法十几年后,秦国早已国富民强。在这个角度上分析,嬴驷对商鞅是忌惮的,因为他已经成为一种掣肘势力,必须要除掉。

结束语

综上,守旧贵族要他死,秦惠文王要他死,他自身为维护新法也要死,种种原因决定了商鞅的这种命运,其实,这种结局,在刚刚铺开变法的时候,估计他就已经预料到了。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之死,其实十分悲剧。当年,商鞅未能来到秦国之前,十分落魄,虽然在魏国的权臣公叔座门下任职,但是一直得不到推荐和重用。好不容易获得秦孝公赏识,当然要全力以赴,做出足够的成绩。在这样的功利心面前,即使太子犯法,依然不可能放过,反而趁着这个机会威慑天下。当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太子老师,也就是秦孝公的兄弟被割鼻之后,大家开始认真对待新法,没人再敢故意触犯了。然而,这也等于把太子和一些权贵得罪了,今后太子继位,反对势力就要群起而攻之。

由于商鞅的法制过于残酷,没有人胆敢私下请托,所以,当年商鞅企图逃出关卡,却被守关的士兵阻挡,没有凭证不能通过。然而,实际上,商鞅还是想办法溜出去了,他跑到了自己的母国魏国。

但是魏王不愿意接纳,是因为害怕秦国吗?这倒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半年前,商鞅率军攻打魏国的河西之地,魏国派出了商鞅的曾经好友公子卬前来谈判。商鞅通过欺诈手段诱骗俘虏了公子卬,等于兵不血刃地夺得了魏国的河西之地。虽然,从兵法上讲,商鞅此举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毕竟公子卬跟他是曾经的密友,而且公子卬是单身赴会,前去喝酒叙旧,外加商谈撤兵事宜。在这种情况下,商鞅竟然将公子卬直接捆上囚车送往咸阳,其人品低劣可见一斑。所以,魏王放出话来,也要把商鞅捆上囚车送往咸阳,毫无违和感。

想不到,商鞅又顺利溜回了自己的封地商於,总觉得这边关守将看起来大义凛然,实际上可能天天喝酒睡觉,玩忽职守,竟然被商鞅连续来回穿行了两次。于是,商鞅不得已举兵反叛,这么点兵力,很快被秦军攻灭,商鞅被杀,后被五马分尸。

所以,你说商鞅是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下吗?准确地说,不是。

首先是死在功高震主上,秦惠文王即位后,非常忌惮商鞅的权势,想要除之而后快。其实,半年前,就有门口在宴会上提醒商鞅,你要尽快隐退,不然大祸临头,他自己赖着荣华富贵不愿意退休,留有侥幸心理。

其次,死在毫无信义上,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公子卬是前来谈判喝酒的,你把他绑了,丝毫没有道义,导致母国魏王不愿让你避难。

第三,死在急于施行新法上,太子犯法,你处罚太傅也就算了,关键还处罚那么重,太急功近利了,这下,把权贵真给得罪光了。太子登基后,这些权贵怎么可能放过你?

第四,要做就做绝,当初应该怂恿秦孝公另立太子,扶持竞争对手,或者待秦孝公驾崩之后,迅速下手,凭借中手兵权废除太子,另立国君,再度掌握朝廷大权,比如霍光这样。可惜,他没那个谋略和胆魄,最后把自己玩完。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都是狗尾续貂,因为史记《商君列传》里,赵良劝商鞅的那一大段话,已经将商鞅之死解释清楚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太史公说商鞅是死于刻薄寡恩,这种观点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商鞅是动了旧贵族阶层的奶酪,变法变的就是旧贵族的利益格局,变法与旧贵族之间是不可协调的,商鞅正是因为这种不可协调,而死于旧贵族的反扑。

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商鞅死于旧贵族,不是死于秦王。

首先,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军功爵制、合乡并县等内容,都不同程度加强了王权,而削弱了旧贵族特权,是利于秦王的。秦惠王继位时已经20岁,是能明白这些的,所以商鞅死后,变法并没有废除。

其次,秦惠王三年,秦王才亲政,杀商鞅时秦王尚未主政。

第三,车裂商鞅,是因为商鞅最后无奈下确实起兵造反了,但车裂也是在商鞅兵败被杀之后。

我特别想说的是

商鞅逃亡的时候,因为没有凭证,想住店也不行,店主人说:”舍人无验者坐之。”

很多人拿这个例子嘲笑商鞅作茧自缚,这是何其浅薄的观点。

商鞅死时,变法已经20年,旧贵族阶层在剧烈的变革中,已经日薄西山,一个能者居之的新贵阶层冉冉升起,商鞅虽身死但功已成,600年的秦国终于拨开云雾,天光已现!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商鞅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法则之下呢】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