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杯第十三届全国征文散文小说类(4)号作品】 永恒的主题《深处的记忆》





●欢迎各位老师投稿●
雨踏芳草夏秋连,云中列岫雾满天。墨海驰骋文彩?,随君点笔画万千。三木秉凤文化团队与诸贤文友亦共历经了十二届征文风雨,不竭如醪的生命活水源于你我寒窗苦读中的奋笔疾书,下笔有神。文彩飞扬,饱抒文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木秉凤杯”第十三届征文再次开擂择雄。我们期待着广大诗杰文豪,积极应征出稿,文台吐华,共享三木秉凤杯文化盛餐。
本届征文自2020年7月15日起至 2020年10月底截止共三个半月。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一千五至3000字以内。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3000字以内。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一等奖3名:奖金500元二等奖6名:奖金200元三等奖60名:奖金60元优秀奖90名:奖金30元鼓励奖30名:奖金15元
4



《深处的记忆》
作者 / 永恒的主题
我早已饿了,妈妈咋还不回来啊?哥哥姐姐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那时我大约三岁,妈妈说我自小就不爱哭 ,也不好跟路。我常常独自站在寒风里,等母亲拾柴回家。
家里我最小,因为母亲生下我才二十天,父亲就撇下我们姊妹五个离开人世了。一家六口只靠妈妈一人劳作,家境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没饱饭吃,三岁的我,还不时的要叮母亲几口奶,那时母亲才三十四岁啊。
听母亲说,没入社前家里有十多亩洼地,还有两头牛,虽说辛苦,家里还能吃上饭。后来入社了,家里就每况愈下,日不饱夕了。牛被充公那晚,听说父亲抱着牛哭了半夜。母亲说父亲怕养活不了我们,常常善感多愁,唉声叹气,常常把头埋在怀里叫头痛。在我才生下来十来天,父亲就劝我母亲:“把他给人吧,孩子这么多,不然也会饿死的。”母亲看着我哭了,“要饿都会饿死的 ,怎么就多他一个?”十天后,父亲要到姥姥家要点粮食,头痛得厉害,就在姥姥家一命归天了。
父亲去世后的那几年,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度过的,只记得母亲常早出晚归。三岁的我,还是一个人坐在那两间回门朝东的土屋外面。在屋山南头,有辆闲立的大车,我就在那车下,一个人玩着小石子,破碗叉。三岁的我便记得常常和姐姐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割野菜。吃饭时,我会跟着母亲去生产队的大食堂里打饭,一家六口人,只分给半小罐极薄的稀饭和几个黑黑的窝窝头,路上我盯着要吃,母亲总是告诉我,等回家一起吃,然而到家后,我总是没吃到。现在我猜测,一定是我还能吃妈妈几口奶,那几个黑窝头,一定是省给哥哥姐姐们吃了。后来家境更是艰难了,我的大哥被送到离家十里外的外祖母那里供养上学了,我的二哥在本镇就读。母亲像男人一样,去远处扒河,铺路,艰难的去苦那一毛五分钱一天的工份,在农闲的春天里,我也常常和母亲一起去刨草。
我是常枕着母亲胳臂睡着的。那天夜里,我不知母亲为何不带我睡了,半夜被母亲的哭声惊醒:“老天爷啊!你就眼睁睁的叫我们娘几个活活的饿死吗?!”那哭声至今时时还在我的耳边缠绕。听哥哥说,那夜母亲准备好了上吊的绳索,在屋里哭了半夜,不时的转悠着,看看我们这个,又看看那个,就是没有舍得挂上那条绳索。不几天姥姥又送来了一小笆斗粮食(大约十斤左右),还帮咱家重新修建了锅灶,我们家又有稀饭喝了。可是,不几天,那极薄的稀饭又喝完了。记得那是个快过新年的雪夜,母亲带着辍学的二哥,去离家很远的安徽合肥讨饭了,家里只剩下三哥,姐姐和我。我们在家天天煮着水草,树叶,那是一锅又黑又苦的黑汤。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哥哥姐姐大口的吃着野菜树叶,却不让我吃。原来姐姐是根据母亲临走时的嘱托,不让我受屈,把家里救济来的那几碗小米,每顿饭用纱布袋装一把小米,单独放在野菜汤里煮,那便是我独享的佳肴了。过年后的一个月,母亲会叫跟他一起讨饭的人,带回来几斤省下的碎饼头,我们三个在家又都可吃上真正的粮食了。那时到处可以听到饿死人的消息,到四五月份,青黄不接,麦子刚刚成熟,自留地的那点大麦,小麦,汞麦,不久就被捋光了。记得母亲自那一夜痛哭后,好像坚强沉默了许多。我常常看着母亲在煤油灯下飞梭走线,像仙女穿花似的织着包网(妇女包发髻用的纱网),每夜可织七至十个,不几天就可街上叫卖了。那织着粉红花边的包网,一串串,一都都的,十分好看,或拎在手中,或挑在小棍上,卖得的那几块钱,便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收入了。
听母亲说,在父亲去世后的次年春天,当母亲脱下我穿了一冬的棉衣时,母亲又哭了,发现我的脚趾,手指,全都都冻烂了,连那最宝贵的东西也冻破了,母亲心疼的念叨着:“儿啊,不知你为啥夜里常哭啊?我只知每天一早一晚喂你一遍奶,妈妈只知忙去干活,咋就没时间打开看你一眼呢?”
我们越来越大了,吃的也越来越多,母亲更愁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骨肉活活的挨饿,于是母亲想起了父亲生前的交代,那也是母亲的无奈之举了。记得那天一大早,母亲让我吃了一顿饱饭,饭后衔着泪对我说:“孩子,我带你赶街去。”我高兴了,不知母亲带我去干什,只记得被母亲驮了一阵,我又下来走了一阵。在街头的一颗大树下,母亲慢慢把我放下来,又流着泪告诉我:“孩子,就在这儿等着,别乱跑,妈妈去买东西,马上会回来。”我不知自己当时是呆傻还是真的爱听母亲的话,就在那棵树下久久的等待着。站够了,就蹲着,蹲够了,再站着。就这样,等啊等啊,直到太阳偏西还是没见母亲回来。后来才知,母亲怕我被饿死,狠下心来不要我了,希望能有好人家把我带去养活,可是在那个人吃人的岁月,家家都自身难保,谁还敢再要孩子啊。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在那里还是不动。饿了,哭了,直叫妈妈。天要黑时,一定是母亲心疼难舍,竟然又把我抱回家了,还特给我买了三分钱一支的铅笔,我不哭了,高兴极了。这件事,在我长大以后,母亲还偶尔提起,说着说着就会又痛心的流下泪来。
在我五岁那年,得了一场莫名的病,不吃不喝,就是消瘦,迷睡。母亲背着我跑遍了附近好多医院,就是治不好。母亲心疼的对我说:“孩儿啊,难道你就没治了?你只要还有一口气,妈妈就不能放弃你啊!”于是在那个及其寒冷的雪夜,母亲顶着凌烈的北风,背着我大胆的出发了。那是一条去往县城的山路,高高低低,整整九十里的路程啊。还是大地方医生精明,一瓶盐水输完后,医生告诉我母亲:“大嫂,回家吧,你儿子的病治好了!”母亲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就要给医生跪下,医生连忙对母亲说:“大嫂,不用谢,这个病好简单,就是由于饥饿造成的肠道干塞啊,只是一般没经验的人很难把病因找到。”听母亲说,自那以后,我的身体一直很好,就再也没得过大病。
记得在我七岁时,母亲在那样家境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还是及时送我去学校上学读书了。不知什么原因,我是十分的爱上学,虽然困苦,常饿着肚子,每天走读要来回跑三十里的路程,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又靠一手好字和良好的品行留校任教。在校边教学,边自学,第二年便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那各种奖状把家中的土墙壁都贴满了。母亲常常高兴的说:“没想到,我这后半生,倒享了最可怜的小儿子的福了。”此刻,我虽已年近半百了,还常常和小伙子们驰骋球场,快乐的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然而,最让我不能忘记的,还是母亲常常教我的那首歌谣:“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娘在草颗了,媳妇在被窝了。老娘想吃苏北梨,天天不逢苏北集,媳妇要吃苏北梨,天天都逢苏北集。”母亲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了,可每当我想起这首歌谣,不知为何,竟情不自禁的流泪了…。
作者简介
原名陈季光,网名永恒的主题,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语言文学专业。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有大量的古诗词、现代诗、散文、游记、短篇小说在各大小平台、论坛、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得不同的奖项。文字朴实,情真意切,心灵的文字,具有鲜明的正能量和感染力,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审委员会成员:
三木秉凤 希望之梦 花飞雪 张妹牛 寒江雪 枫林 浪花 菩提树 冰清玉洁 阿果 思青缘燕 风里的梦 贝西 雪花飘飘 竹林清风 刘鹏哲 肖洁莲 知止 逍遥游 无玷 愚夫 zjh 杨泽奇 张法委 王月凡 左瑞英 笑看人生 风树 进.静.净 高山流水 飞翔 清风明月 月月馨馨 柳莺 良景 刘青华 芝兰于室 黎雪梅 青春常驻 莹丽 洋漾 清风徐来 石绍辉 唯妙唯笑 周庆印 天道酬勤 路应选 琼叶 阳光 感恩的心
投稿邮箱:2858779090@qq.com;
主编:枫林,微信号:2858779090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照片,请加主编微信,以奉稿酬。
本刊仅收原创首发稿,谢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三木秉枫二刊】所有征文阅读量最低为200可参评,所有征文赞赏费十元以内(含十元)由主编自用,十元以外的赞赏部分百分之八十返还作者。
往期精彩
【“三木秉凤”杯第十三届全国征文散文小说类(3)号作品】 花飞雪《“名”在有无间》
【“三木秉凤”杯第十三届全国征文散文(2)号作品】老 哥《待到新冠灭净时,人再重欢笑》
【“三木秉凤”杯第十三届全国征文散文小说类(1)号作品】 良 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第十三届“三木秉凤杯”征文公告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三木秉枫二刊
投稿邮箱:28587790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