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邯郸是成语之都(为何有人说河北邯郸是成语之都?)

网友提问:

为何有人说河北邯郸是成语之都?

优质回答:

因为古代成语典故邯郸最多,有1584条成语出自邯郸,象邯郸学步、黄梁美梦、毛随自茬、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胡服射骑、纸上谈兵、刎颈之交、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负荆请罪、价值连城、梅开二度、一页障目、一言九鼎等典故脍炙人口,其他地方都没有邯郸的成语产生的早,没有邯郸产生的成语多,所以说,邯郸是成语之都。邯郸成语在全国首曲一指,2005年10月27日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家协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其他网友回答

由我这个衡水人来回答这个关于邯郸的问题吧。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首都,同时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责任于一身,自赵武灵王时期起,赵国锐意进取,国力强盛,加上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赵国首都邯郸成了很多文人、士大夫投奔、避难的地方。再加上邯郸本身就是一个军事重镇,战国后期的战争以秦赵之战为主,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简单的列举几个发生在邯郸又妇孺皆知的成语吧。

完璧归赵

这个成语源于秦王贪图赵王手中的和氏璧,提出了要用十五城换和氏璧的方案,但是秦王是出了名的不讲信用,赵国既不想把和氏璧给秦国,又害怕秦国派军队来征讨。正在赵王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蔺相如。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见到秦王后,蔺相如见到秦王根本没有拿十五城换和氏璧的意思,于是借口和氏璧上有缺点,要为秦王指出来,将和氏璧拿回了自己手中。秦王准备硬抢,蔺相如举着和氏璧说:如果秦王敢威胁他,他就用和氏璧和自己的脑袋撞碎在秦宫殿的柱子上。秦王无奈只能答应用十五城来换和氏璧,蔺相如怕秦王使诈,要求秦王必须斋戒三日之后再进行交换,而在这三天之中,蔺相如已经秘密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到了交换的日子,秦王见不到和氏璧要拿蔺相如问罪,蔺相如说:人们都知道秦王不讲信用,而赵王讲信用,只要秦王先将十五城给我,我立马派人将和氏璧从赵国取来的。秦王无奈,只能送蔺相如回国。这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负荆请罪

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故事——将相和。讲的是蔺相如经过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之会上保全了赵王的威严,被赵王封为上卿,官职在老将廉颇之上。这让廉颇很不满意,他认为渑池之会上秦王不是害怕蔺相如,而是因为自己率领的十五万赵军在边境上虎视眈眈,让秦王不敢为所欲为。更让他气愤的是自己戎马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居然比不上蔺相如这个书生动动嘴皮子。廉颇心里极度不平衡,决定公开侮辱一下蔺相如。

可每当廉颇准备侮辱、挑衅蔺相如的时候,蔺相如总是主动退让,因此没有爆发任何冲突。蔺相如的门客看不下去了,他们认为自己的主人明明比廉颇级别高,为什么要惧怕他呢?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我只是不想和他起冲突,秦王害怕赵国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要是我和廉颇将军将相不和,那么一定会削弱赵国的实力,让秦国有机可乘了。”蔺相如这一番肺腑之言传到廉颇耳朵里,让老将军廉颇羞愧难当,于是他脱光了上衣,背着荆棘藤条到蔺相如府上去请罪。蔺相如赶快冲出来扶起了老将军,从此两人冰释前嫌,一起为赵国尽忠效力。

纸上谈兵

这个故事发生在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利用反间计让赵国换下了尚且能够“日食斗米,肉十斤”的老将廉颇。与此同时,赵王决定派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为赵军统帅。赵括这个人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赵奢也经常辩论不过他。但他的父亲很了解他,说他只能在纸上谈论兵法,一旦到了战场上他就无计可施了。长平之战时,英明神武的赵惠文王刚刚去世,年轻继位的赵王早就听说过赵括的本领,所以才派他去当统帅。朝野上下一片反对,连赵括的母亲也反对派赵括去当统帅。可赵括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统帅千军万马,他在朝堂之上把其他人辩论的哑口无言,因此最终被赵王封为三军统帅。

到了战场上,赵括自认为看破了秦军的防守弱点,率领四十万赵军主动出击,结果陷入了秦军的包围,他拼命突围,但仍然无法突破秦国名将白起布置的包围圈。弹尽粮绝之时赵括向秦军投降,四十万赵军被白起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和秦国抗衡的力量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断送了赵国的前途。

当然,起源于邯郸的成语还有很多。例如:邯郸学步、毛遂自荐、胡服骑射、一叶障目、围魏救赵等等。总共有一千多个成语在邯郸城中产生,邯郸因此称的起是成语之都啊。

其他网友回答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河北邯郸素有“成语典故之都”、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之美誉,是中国成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

根据统计,在万余条汉语成语中,与邯郸有关的竟有1584条,而且这些成语大都属于有历史典故的部分,如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完壁归赵、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等等,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映衬出邯郸文化底蕴的厚重。

2005年10月,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产生了许多成语典故。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早期迁都邢(今邢台),晚期迁都殷(今安阳)。可见,邯郸自先商时期起,就长期处于商文化的范围内,属商都的京畿之地。另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专家在邯郸文物考古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商文化遗存,这些分布广泛而密集的商文化遗存,也充分印证了邯郸在商代的发展。因此,在商代中晚期,邯郸有形成城邑的历史必然性。

目前已知文献记载中,邯郸最早的出现时间,正是商末的纣王时期。

在出土的战国中期魏国史官所著史书《竹书纪年》中曾这样记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据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商王的祖先盘庚迁都至殷,再到殷纣王时商王朝灭亡,在长达253年的时间内再未迁都。纣王时期又逐渐扩大了都城,南至朝歌(今河南淇县),北至邯郸及沙丘(今河北平乡),都建立有商王的离宫别馆。这是目前所知邯郸地名出现最早的一条资料。”郝良真说,古籍中提到的离宫别馆,证明了殷商晚期的邯郸已经不是普通的乡村,开始形成城市的雏形。

2000年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邯郸城市兴起的年代进行了学术论证,经讨论认为,邯郸城市的兴起距今至少已有3100年,甚至可能上溯到3250年前。

关于邯郸地名的由来,过去最流行的说法是颜师古《汉书注》中引用张晏的解释:“邯”字来自山名,即古时的邯山;“单”是山脉尽头的意思,因作城郭名,所以加“邑”(阝)为“郸”。意思是说,邯山到此而尽,故名邯郸。

长期以来,该说法一直被奉为圭臬,从未有人提出异议,直到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市出土了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赵简子与各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上面多次出现关于邯郸的记载,写法却是‘邯丹’。此外,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文物也显示,春秋战国时期邯郸的写法有多种,或作‘邯公式’,或作‘甘丹’,或作‘邯单’。因此,张晏《汉书注》所解释的‘单’是山脉尽头的意思,不足以说明‘邯公式’二字的初始含义。”直到秦代,邯郸两字的写法才出现并基本定型。邯郸这一汉字里的专用地名,延续了2000多年,从未更改。

其他网友回答

成语典故是华夏语言艺术的瑰宝,它的最大特点是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邯郸素以“成语典故之乡”的美称享誉海内外。据统计,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有三百多条。一个地方蕴育出如此众多的成语典故,在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不少成语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沿用至今。

如毛遂自荐、脱颖而出、三寸之舌、一言九鼎、碌碌无为、完璧归赵、两虎相争、邯郸学步、怒发冲冠、负荆请罪、一枕黄粱、奇货可居、纸上谈兵、舍本求末等。

邯郸人对历史遗留下来成语典故也情有独钟,如今邯郸市保留着许多含有典故的旅游景点,连市政设施如路灯、街头雕塑、城市广场都蕴涵着典故文化。

邯郸赵苑旅游区专门建有一座“成语典故苑”,集中展示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已成为古城邯郸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见,邯郸享有“成语典故之乡”的盛誉,的确名不虚传。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因为根据中国文联的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高达1584条。从成语的数量、发生地和流传程度上讲,邯郸都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要界定一下邯郸成语典故的两个内涵。

从空间上讲,发生在邯郸城的成语典故就是邯郸成语如“邯郸学步”。同时,邯郸是赵国的都城,赵与邯郸可以互相指代,因此,超出邯郸范围的发生在赵国的典故,或者与赵国有关的典故,也可以算作邯郸成语。如“围魏救赵”。

从内涵上讲,成语典故既包括了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原话,如“两鼠斗穴,四战之国”等。同时也包括后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概括如“负荆请罪,白马非马”等等。

而邯郸之所以具备成语典故生成的文化条件则是因为邯郸是战国到西汉时期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备丰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百家争鸣为学术和思想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宽松的发展氛围。这种大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大批成语,也为后世总结,提炼成语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料。

二、荀子、公孙龙等大批赵国学术思想理论大家的相继出现,使得邯郸成为稷下学宫后又一学术交流中心。他们的思想与活动,为一大批成语典故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条件,同时也提升了这些成语典故的时代影响力。

三、先秦两汉时期,邯郸全民皆商的特有风俗,不仅为成语典故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使得其传播更加的广泛。也因此邯郸成语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为何有人说河北邯郸是成语之都】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